唐越窑青釉褐彩带座瓷熏炉
1980年杭州临安水丘氏墓出土。墓主人是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葬于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其墓葬以精美的越窑青瓷陪葬品和“秘色瓷”闻名。该熏炉由盖、炉、座三部分组合而成,通高66厘米,口径40.3厘米,底径41厘米,器型硕大而规整。盖为盔形,顶部长颈托盘承钮,钮作荷苞状,饰若干镂空花朵,以褐彩描边。炉盖中下部饰两道双线凹弦纹,将盖身装饰分为三层,上层为三十六个镂空花孔和七朵褐彩莲花云纹,中层和下组分别有六组褐彩卷云纹和如意云纹。炉身直口,筒腹平底,宽平折沿,折沿处绘满十八组莲花,炉身中下部饰三道双线凹弦纹,上下各绘五组卷云纹,平底外缘等距贴塑五个模印虎首兽足,虎肢内凹。底座为环状须弥座形,宽平折沿,底圈外撇,圈壁镂八个等距壸门,壸门之间饰上下相对的褐彩如意云纹。胎色灰白,胎质坚致。熏炉通体施釉,器盖釉色青翠滋润,炉身与底座因窑温等原因,釉色欠佳。整器造型借鉴了唐代金属质多足炉,兼用镂空、模印贴塑与釉下褐彩工艺,体现了越窑青瓷高超的制作水平,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
图文选编自《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