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文物鉴赏
  • >
  • 珍品赏析
  • 每日一见|北宋银扣花口漆碗
    发布时间:2025-07-01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 作者:浙江省文物鉴定站

    640 (1).jpg

    北宋银扣花口漆碗

    扣又作“釦”,指的是在器物主要材质之外以金、银、铜等金属条带进行镶嵌、包裹的工艺,用此法制成的器物称为“扣器”,以漆器、瓷器最多。宋代手工业发达,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漆器发展高峰,浙江的杭州和温州是当时重要的漆器生产地。宋代镶扣漆器通常仅在易于磨损的口沿和足底进行镶嵌,兼顾实用与美观。

    这件银扣花口漆碗口径12.5厘米,底径6.4厘米,高7厘米。木胎,内髹棕红漆,外髹绿漆,口沿扣银,外口沿裹银宽2厘米,内口沿裹银宽0.4厘米。尖唇,花口,平底微凹,莲瓣状深弧腹,共7瓣,内壁莲瓣交接处呈棱状凸起,外壁棱纹内凹。这种凸棱本为金属器捶揲时形成,在宋代为漆器、瓷器所借鉴,为常见器型特征。外底墨书“丁巳衢州通道内里金上牢”,表明产地为衢州,“上牢”意指该碗优质牢固,体现了商家的宣传意识。该碗2003年12月松阳县西屏镇云岩山脚工业园区出土,现藏松阳县博物馆。

    图文选编自《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