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文物动态
  • >
  • 行业资讯
  • 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下考古国际培训班暨第十期全国水下考古培训班开班
    发布时间:2025-05-09 来源:国家文物局

    5月7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办的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水下考古国际培训班暨第十期全国水下考古培训班在福建平潭开班。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罗文利指出,水下考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关键支撑,在揭示文明间交流互动与借鉴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探索出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国际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案例、中国探索、中国经验。为确保培训质量,本次培训班采用“潜水培训+考古理论课+水下考古实习”的培训方式,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既有理论学习,也有实践操作。他强调,培训班学员要以专业为本,锤炼过硬本领;以使命为帆,共护海洋遗产;以合作为桥,拉紧友谊纽带;期待学员在交流中,开放协作,树立团队精神,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了解、深化友谊,讲好“一带一路”的当代故事。

    开班仪式上,学员代表先后发言。中方学员代表表示将继承中国水下考古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水下考古队员。南非籍学员代表介绍了中国南非联合考古成果,认为本次培训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了学习中国水下考古理念和技术的机会,并期望未来共同为保护全球水下文化遗产和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突尼斯、埃及、南非、沙特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6名国际学员和来自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3家文博机构的15名中国学员参加培训。

    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室及直属单位、福建省文物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出席开班仪式。

    (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