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文物动态
  • >
  • 浙江文物
  • >
  • 综合新闻
  • 动作要麻利 操作要规范 图纸和文字记录要“漂亮”
    田野里“实战” 杭州这样挑选考古人才
    发布时间:2025-05-07 来源:杭州日报

    rB4AiWgaOP2ANgu8AANXjxb3ueo696.jpg

    日前,位于萧山的一处考古发掘现场,迎来一场特殊的考试——十几位来自天南地北的考生在七个探方中忙碌着,他们在进行一场田野考察考试。

    今年招考有了新标准 要求考生本科为考古学专业

    “此次高层次人才招聘共有71人报名,报名人数较往年少了一些,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招聘要求考生本科为考古学专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杨曦介绍,第一轮面试后,入围田野考察阶段的考生共17名,最终综合考核评选出4人。“设置这样的‘门槛’是考虑到考古学专业的毕业生有较为扎实的田野考古理论知识并经历过一学期的发掘实习锻炼,有利于后续考古工作的开展以及个人、单位的长远发展。”杨曦说。

    “目前杭州的考古工作任务仍然很繁重。”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政策要求的变化,大量有关土地出让、基本建设等项目都需要进行考古前置工作,考古工作量大大增加。

    专业考古人才需求大 专家给年轻考古人几点建议

    历时两个半小时,随着工作人员一声“考试结束”,所有考生停下手中的动作。考生们纷纷走出探方,来到附近的休息区等待最终结果。“考试有一定难度,感觉时间不够用。”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小黄告诉记者,为了这次考试,她特意提前好几天赶到杭州。巧合的是,参加此次考试的考生中有两位是她本科时的同学,3个人都顺利通过筛选,进入最终的田野考察考试。

    “田野考察重点考验考生对考古发掘工作的熟练程度,动作要麻利,操作要规范,图纸和文字记录要‘漂亮’。”此次考试的主考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田野实操可以较清晰、准确地判断考生对田野考古操作规程是否了解掌握,对发掘工具是否熟练使用,对探方地层和遗迹的辨识和把握是否准确等。

    近年来,我国文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博物馆数量与质量持续提升,对历史学类尤其是考古文博方向的人才需求较多。据媒体报道,考古文博方向的历史学类专业报考热度明显提升;不少地方通过创新培养模式,为基层文保夯实人才基石;各省、市都在“招兵买马”,引进众多专业考古人才。

    方向明借此机会向年轻考古人提出了一些建议:“广大考古文博毕业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学术研究能力和田野操作经验,同时应拓宽视野,在其他相关领域不断尝试、创新,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通讯员 王鹏 记者 邹倩慧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