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文物动态
  • >
  • 浙江文物
  • >
  • 博物馆工作
  • 国际博物馆日将至 台州各大博物馆奉上丰富的文化大餐
    发布时间:2025-05-16 来源:台州日报

    02a68b53-96b5-4def-aa23-3fba04a180b9.jpg

    为迎接国际博物馆日,5月初,天台博物馆策划推出了“茶韵焕新·博物馆中的文化慢生活”茶文化系列活动。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台州各大博物馆紧扣主题,届时推出系列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从文创市集到博物馆奇妙夜,从非遗DIY到茶文化体验,为公众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5月18日,台州博物馆将联合临海博物馆、黄岩博物馆、温岭博物馆、天台博物馆以及荧光文化、巨鲸等文化创意公司,在台州博物馆一楼大厅推出博物馆文创市集,市民可以一站式打卡众多文博好物。

    在台州博物馆摊位,市民将看到“李白滑过来李白滑过去”冰箱贴、三国人面瓦当文创丝巾、文创仙居花灯等多个产品。

    “李白滑过来李白滑过去”冰箱贴造型十分可爱,卡通版李白身着飘逸白袍,神态潇洒,通过嵌入式滑轨设计可以沿背景画面左右滑动,仿佛徜徉于山水之间。

    三国人面瓦当文创丝巾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完美融合,是一款具有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在纹饰提取与重构方面,丝巾以人面瓦当纹饰为设计基础,通过圆盘中心向外延展、同心圆对称的设计手法,对原始纹饰进行了适度的简化和重构,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神奇的是,因为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图案的重复性和连贯性,丝巾无论如何折叠或佩戴,都能展现出完整和谐的图案。

    仙居花灯则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设计。灯身图案精美绝伦,绘有寓意吉祥的蛇宝形象,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夜幕降临,点亮花灯,柔和的光线透过细如蝉翼的灯纸,温馨浪漫,不管到哪儿都能增添一份古朴典雅的年味。

    黄岩是“一座甜了千年的城”,黄岩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也是甜蜜蜜的——毛绒橘子、毛绒杨梅、毛绒荸荠、毛绒猕猴桃、毛绒枇杷,黄岩的五大特产变成了既萌又富有深意的文创小玩偶,造型可爱、手感舒适,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都抵挡不了这些毛绒文创的魅力。

    温岭博物馆推出的,是以国宝级文物蟠龙纹青铜盘为灵感设计的蟠龙IP系列文创,包括旋转徽章、毛绒零钱包、开瓶器、冰箱贴等。其中,毛绒零钱包是软萌与历史的奇妙融合,柔软蓬松的毛绒材质重新演绎青铜质感,化作憨态可掬的零钱包,不仅能够收纳零钱、卡片,更是颇受欢迎的卖萌神器。

    天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是内涵丰富,其中,西湖全景彩画屏风摆件和金乌玉兔和合对笔两件文创产品,分别荣获“浙江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赛”银奖和铜奖。

    据悉,文创市集将从当日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5点,感兴趣的市民不要跑空。

    为了迎接国际博物馆日,5月初,天台博物馆就策划推出“茶韵焕新·博物馆中的文化慢生活”茶文化系列活动。活动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焕新传承”为核心思路,结合天台本地千年茶文化特色,打造集体验、研学、传承、创新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实践平台。

    据了解,茶文化系列活动分为“茶修体验·品茗静心”“宋韵点茶·古法新生”和茶文化科普系列活动三部分。其中,“茶修体验·品茗静心”包括成人茶修、少儿茶修、亲子茶修,属于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天台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成人茶修围绕“茶修即心修”的理念,邀请资深茶艺师带领成人参与茶席布置、静心泡茶与感官品茗,探索“慢下来”的文化修行方式;少儿茶修通过趣味教学、实操演练、传统礼仪学习,让孩子们在泡茶敬茶的过程中认识文化、学习专注与礼节,启发内在涵养;亲子茶修设立专属亲子茶席空间,让家长与孩子共泡一壶茶,在温馨互动中体验中华礼仪文化与家庭陪伴的双重意义。“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成人茶修活动,反响非常好。”

    即将开展的“宋韵点茶·古法新生”活动也十分有意义。天台文博工坊将整合本地非遗资源与茶文化结合,形成多元文化空间,活动当天,天台乳花非遗传承人将现场教学,参与者通过“温盏、调膏、击拂”等步骤,亲手体验茶沫作画的雅趣。

    路桥区博物馆则联合路桥区青少年宫开展“博物馆奇妙夜”主题活动,参与者可以沉浸式参与到活动中,与文物对话。

    据了解,“博物馆奇妙夜”将在5月17日、18日举行。届时,报名参与的孩子将在路桥区博物馆进行一场两天一夜的沉浸式博物馆奇妙之旅。在互动解谜“遗失的碎片”活动中,参与者将体验参与角色扮演、NPC互动,破解文物线索,寻宝盖章;在非遗螺钿制作体验活动中,参与者将通过手工DIY,亲身感受非遗螺钿的魅力。路桥区博物馆还将通过多媒体技术联动,让文物“开口说话”,引导参与者探讨“文物回家”等议题。

    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还将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起搭帐篷、听故事,与文物共眠,度过十分有意义的一晚。

    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台州各大博物馆将推出的手工DIY活动和展览,也是精彩纷呈。

    5月17日,台州市博物馆特邀非遗传承人林巧现场教授掐丝珐琅景泰蓝制作技艺。

    掐丝珐琅,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因其使用的珐琅以蓝色为主,故又名景泰蓝。掐丝珐琅景泰蓝画,正是在我国艺术瑰宝景泰蓝的基础上衍生而来,与书画相结合,将掐丝珐琅移植到画板上,得到的成品极具立体感,达到掐丝珐琅质感的效果。

    活动将分上下午两场,通过描图、掐丝、点蓝等工序,参与者可亲手完成一幅金碧辉煌的珐琅画作。

    同一天,在临海市博物馆也将开展一场传统非遗宋锦冰箱贴制作活动。宋锦历史悠久,是在唐代织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可以作为服饰的面料,还可用作书画装裱和帷帐,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5月18日,临海市博物馆还将开展一场传统非遗烧箔画体验活动。“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为市民提供一个接触非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平台。”临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

    此外,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期间,临海市博物馆还将有4场展览供市民观赏——

    在博物馆卢乐群艺术馆内,“先生——台州近现代已故书画篆刻家作品特展”开展。以“先生”为题,聚焦台州近现代已故书画篆刻名家,展出近现代老一辈书画家的80余幅书画篆刻作品,充分展现台州书画当时流行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和合台电——台州供电系统第三届职工书法作品展”(下图)位于博物馆第二临展厅,展出的近60幅书法作品,聚焦职工生产生活,生动展现新时代供电系统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

    临海市首届残疾人艺术展位于博物馆一楼展厅,展出作品包括剪纸、木雕、油画等,每一件作品都传递着生命的力量与美好。一楼展厅另有“临江仙——临海市博物馆馆藏宋代文物特展”,将展现宋人的雅致生活。

    台传媒记者单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