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徜徉”于吴越文化博物馆。
春节假期期间,杭州各大博物馆成为热门“打卡地”。据统计,全市备案国有博物馆及乡村(社区)博物馆共接待游客86.13万人次,其中国有博物馆参观人数达74.06万人次、乡村(社区)博物馆吸引游客12.07万人次。
今年春节长假,杭州以“文化惠民”为主线,150余场展览与活动交织成一场文化盛宴,让市民游客在传统年味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魅力。
杭州博物馆依托“佳气清言”楹联展和“桃花得气美人中”江南女子生活艺术展,打造“我在杭博过大年”系列活动,共发放800份手写福联,推出桃符拓印、珠绣香囊、云肩绘制等非遗手作,吸引大批亲子家庭参与。“带孩子拓印桃符、编桃花手链,既体验了传统手艺,又学到了文化知识,很棒!”市民王女士表示。
此外,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以“瑞雪兆丰年”雪景装置和“馆长礼包”点燃游客热情,通过银饰制作、蛇年剪纸等活动传递新春祝福;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将宋韵美学融入节日,沉浸式导览、金箔画制作、宋韵集市等活动让观众“穿越”千年,更有游客身着汉服在红墙前拍照,掀起社交媒体分享热潮;良渚博物院以汉代玉器展为依托,推出玉器雕刻、陶器修复等研学课程,线上同步发布11集导览视频,由院长徐天进解读玉器背后的千年文明;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通过“晋国霸业”文物展展现两周历史,结合AI导览、许愿树打卡等技术及活动,让观众在互动体验中读懂八千年前的“稻作文化”;杭州孔庙推出书法家写福、碑林寻“蛇”文物打卡等活动,市民游客争相收集“灵蛇祈福”限定印章……
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博物馆春节“热”的背后,是百姓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升级。“通过展览、科技、非遗、教育等多元融合,传统文化正以更年轻、更亲切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城市软实力的生动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元宵节前夕,杭州各大博物馆将持续“加码”文化供给——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将举行古诗飞花令、扎染体验;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将继续推出“巳巳如意‘贪食蛇’秋叶艺术装置”活动……这场从春节延续至元宵的文化狂欢,不仅展现了杭州“博物馆之城”的活力,更让传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深入人心。
通讯员 沈欣宁 王晨晨 记者 熊艳 文 记者 张之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