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浙江省文物局召开离退休老干部新春茶话会。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代表省文物局向离退休老干部致以新春的祝福和问候,并通报了2024年全省文物工作亮点和2025年全省文物工作思路。副局长、二级巡视员郑建华,副局长夏丹荷,局机关各处主要负责人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参加新春茶话会。
朱海闵表示,2024年,浙江文博工作亮点多多、收获满满:
一是吴越文化保护传承取得重要成果,启动实施吴越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程,成立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高质量建成吴越文化博物馆。
二是全面推进“四普”工作,基本完成“三普”登录文物复核,全省已落实普查资金9318.86万元,复查“三普”不可移动文物73941处,复查率接近100%。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在省级层面建立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协调机制、文化遗产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等工作机制。
四是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深入推进,全年受理考古前置项目申报6066项,已完成5808项,整体完成率达95.8%。
五是考古工作成果丰硕,牵头实施的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国家文物局在浙江举办“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衢江皇朝墩遗址、绍兴稽中遗址等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上发布。
六是文物保护研究平台得到新拓展,成功举办第二届“良渚论坛”之“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完成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建成全国首个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
七是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浙江省博物馆再次入选央地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8家博物馆晋级国家一级博物馆,累计建成乡村博物馆928家。
八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余杭良渚列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名单。
九是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深入实施,“跟着考古去研学”“跟着博物馆去旅游”“跟着四普去旅游”等活动持续开展。
十是文物安全工作交出高分报表,开展文物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荣获全国“十佳案卷”“优秀案卷”,省文物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国家文物局向省政府办公厅发来表扬函。
朱海闵指出,2025年,浙江将着力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土地储备考古前置改革,做好“千项万亿”等重大项目服务保障工作。
二是大力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重点推进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反山王陵二期)、衢江皇朝墩遗址、仙居下汤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
三是努力打造省域文化标识,持续实施良渚文化全面提升工程、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吴越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程。
四是继续做好“四普”工作,完成“四普”第二阶段实地调查。
五是全面提升文物安全防护能力,加快构建省域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建设项目联动“审批+监管”模式。
六是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品质,力争全年举办陈列展览3000个以上,社教活动15000场次以上,接待观众9500万人次以上。
七是大力推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开展“跟着考古去研学”等主题活动,累计建成A级景区文博场馆100家。
八是推进规划编制和普法修法工作,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修订工作。
此次新春茶话会让离退休老同志们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进一步增强了省文物局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