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普查工作全面进入第二阶段以来,各地积极部署、扎实推进,实地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省普查办组织专家指导组赴各市督导一线普查进展,交流、解决普查中的实际困难。截至9月6日,全省完成35961处“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工作,复核率为48.63%,全省到位普查经费超过7800万元。
省级
2024年度浙江省“跟着四普去旅游”主题活动启动
9月8日,2024年度浙江省“跟着四普去旅游”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浦江县举行,发布全省首批11条“跟着四普去旅游”精品线路。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一级巡视员范庆瑜出席仪式并宣布主题活动启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出席并致辞,金华市副市长李斌峰向浦江县“跟着四普去旅游”团队授旗,浦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熙致欢迎辞。
杭州市
临平区文物普查队对隆兴桥、缸甏弄徐福安民居等进行实地调查
9月2日-5日,临平区文物普查队持续推进“四普”工作,对南苑街道隆兴桥、临平街道缸甏弄徐福安民居、崇贤街道凤凰桥等15处“三普”登录点进行实地调查,并完成管泰仁糖果店、广泰丰米行、北姚家河埠头3处普查点的资料录入。普查队员们现场作业,对各点位进行详尽的勘查和记录,并绘制图纸、录入系统,同时也对已经录入的点位信息,依照审核标准做了核对与修正,完成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千金桥、郭璞井、栖溪讲舍碑等14处普查点内业信息检查工作,进一步提升普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宁波市
江北区 “四普办”积极参与 “跟着四普去旅游”主题活动
9月4日,宁波市江北区 “四普办”联合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开展 “跟着四普去旅游”主题活动相关工作,结合特色文物文化资源,由“四普办”人员与大学师生合作在慈城古县城进行实地拍摄,通过无人机、摄像机等设备进行场景的采集与记录,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推介。这次活动,不仅采集了普查需要的影像资料,也进一步营造了“四普”工作的浓厚氛围。
北仑区新发现徐雪赓墓表
9月4日,北仑区“四普”工作队在小港街道依山村(前徐)开展针对拆迁村庄的地面文物摸排工作。普查队员深入拆迁现场,在勘查过程中新发现一块民国时期墓表,并在小港街道的协助下及时开展保护工作。据墓志铭所述,该墓表主人为民国时期宁波帮人士徐雪赓。此次新发现可补史料之不足,为宁波帮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较重要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
鄞州区普查工作队发现黄庆苗祖居
9月2日,鄞州区普查工作队在云龙镇石桥村意外发现黄庆苗祖居。祖居内,一楼详尽展示了石桥村的历史变迁与黄氏家族的辉煌事迹,二楼则精心陈列了黄庆苗先生生前的生活用品与珍贵老物件。
嘉兴市
海宁市持续推进“四普”外业核查工作
近日,海宁市普查小组对袁花镇等剩下的18个古桥和遗址完成了现场复核,目前黄湾镇、袁花镇、丁桥镇、海洲街道的“三普”现场复核工作已全部结束,下一阶段将对其他镇(街道)持续开展“三普”复核。
海盐县扎实推进“四普”复核进度
近日,海盐县普查队对城镇的郑晓墓、八字村牛桥等文物点进行复核。普查队员在现场对文保点的使用情况、保存现状、权属等情况进行复核,并确认保护标志牌是否完好。同时,利用“四普”采集软件进行照片拍摄、坐标采集及矢量图的绘制等工作,并及时将采集的信息迅速上传至采集系统。
嘉善县“四普”工作动态
9月2日-6日,嘉善县普查队员针对“三普”不可移动文物仔细勘察,将文物的基础信息、空间位置、保护级别等进行详细采集、拍照、绘图、测量和录入。通过实地调查,更加准确地了解县域内文物分布、类型、年代和保存状况,摸清县域内文物资源的底数,提供详实可靠的普查数据。
南湖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时
9月2日-6日,南湖区四普小队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小队深入实地使用无人机、RTK等设备进行信息复查、定位采集、拍摄录入等外业调查工作,共调查塔塘桥、曹墩遗址等5处不可移动文物。
平湖市“四普”行动:探索新仓盐船河
9月5日,平湖市普查队前往新仓盐船河一带进行第四次文物普查。新仓老街以盐船河为中心,在盐船河南北两岸东西向分别布置主要街道,南北向布置朱家弄、城隍弄、道院弄等11条弄巷。现石驳岸基本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原物,是平湖市范围内传统石驳岸保存最好的地方。
桐乡市文物普查工作队进行文物普查室内工作
为保障文物普查工作效率,桐乡市文物普查工作队采取“内业+外业”双线并行的工作方式。近日,桐乡市文物普查工作队进行文物普查室内工作。主要是再次审核现场录入的数据,整理现场人工和无人机拍摄的照片等,最后将所有整理好的信息上传到“四普”信息采集系统。
秀洲区持续推进“四普”工作
近日,秀洲区普查队员在王店镇与洪合镇持续进行普查活动。队员们对镇上的古桥等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对一些老宅的建筑风格和年代进行了鉴定。普查过程中,队员们还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收集了许多关于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其间,获悉王江泾镇出现疑似古墓,普查队员迅速前往进行鉴别并与当地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实施了保护措施。
绍兴市
越城区全力推进“四普”外业核查工作
近日,越城区文物普查队深入东浦街道、灵芝街道、鉴湖街道等城外普查点位,对32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信息复查、定位采集、拍摄录入等外业核查工作。普查文物古迹包括民居、桥梁、庙宇、古墓葬等类型。在普查一线,队员们不畏酷暑,在山区恶劣环境下认真开展实地调查与数据复核工作。
柯桥区普查队赴湖塘街道开展排摸调查
9月2日和4日,柯桥区文物普查队对湖塘街道“四普”新发现做了排摸和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线索共计6条,其中古桥梁2处,摩崖石刻4处。
上虞区普查队完成百官街道“三普”复核工作
9月1日-4日,上虞区文物普查小组深入百官街道,对民居、水井、桥梁、庙宇以及部分墓群等进行现场勘查。截至9月5日,基本完成了对百官街道的“三普”复核工作。
诸暨市普查队开展“四普”调查工作
9月2日-6日,诸暨市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对暨南街道周村、龙山、街亭、金杜岭、花厅、里仁、城新等村社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共完成51处普查登录点野外调查工作。通过野外调查工作,普查组工作人员对文物建筑住户及村民进行文物安全及文物保护政策宣传,让住户及村民了解了文物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及重要性。
嵊州市普查队继续开展“四普”调查工作
近日,嵊州市在谷来镇和石璜镇继续开展现场“三普”复核和部分新发现文物登记工作。为加快“三普”复核进程,嵊州市“四普”工作小组从本周起再进一步增加人手,组建小分队,加力推进普查工作。
新昌县普查队继续开展“四普”调查工作
近日,新昌县继续对城南乡、东茗乡范围内东芝村调查胡公庙、章家畈真君殿、后岱山村迴龙殿等“三普”登录点,逐一进行调查复核。普查队员仔细察看了文物建筑的保存情况,向有关负责人、管理人和村民调查调查建筑历史,按要求收集资料,记录保存。
滨海新区普查队赴马山街道、孙端街道开展实地调查
近日,滨海新区普查工作小队组织第三方开展现场复核,共对孙端街道吴融村王家民居等15处“三普”文物复核。在普查一线,队员们使用RTK、无人机、平板电脑等工具对各点位进行认真详实地勘察、记录,确保实地调查有序扎实推进。
金华市
东阳市文物保护所全力以赴奋战“四普”
近日,东阳市文物保护所派出3支专业普查队开展“四普”实地调查工作。普查队根据古建筑位置分布,利用影像图,统筹谋划普查路线,通过操作无人机,对文物本体和周围环境进行多角度拍摄,用测距仪对文物本体边界进行详细测量,绘制建筑平面草图,同时严格按普查规范和技术要求,将空间位置、文物类别、年代、保存状况等基础信息录入普查软件。
衢州市
龙游县持续推进“四普”工作
近日,龙游县文物普查队前往横山镇、小南海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信息复查、定位采集、拍摄录入等工作 。其间,省“四普”业务指导组赴龙游县指导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了解龙游“四普”工作进展、野外普查创新举措以及实际问题和困难。
衢江区普查队员与村民一起开展普查活动
9月2日-3日,衢江区普查队在衢江区后溪镇塘里坞村开展文物普查,在热心村民的带领下,完成了对塘里坞村古道、塘里坞村石塘采石场等“三普”登记点的复核工作,还对“三普”未登记的可能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桥、古井、民居进行了勘探,收集了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
常山县累计收集新发现文物线索21条
9月2日-6日,常山县普查队继续在芳村镇和青石镇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普查小队上午实地进行“三普”信息复核、定位采集、拍摄录入等外业调查工作的同时,积极走访当地村民,了解“三普”未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情况。并对新发现文物进行信息采集。截至目前,常山县累计收集新发现文物线索21条。
台州市
黄岩区政协现场调研推进“四普”工作
9月6日,黄岩区政协组织区文史专家赴北城街道实地调研“四普”工作,先后查看了六方闸、峰麓翁仲等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详细了解它们的年代、典故、保存情况并提出针对性保护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