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文物动态
  • >
  • 浙江文物
  • >
  • 综合新闻
  • 浙江:解决困难排除隐患 高质量推进普查工作
    发布时间:2024-08-23 来源:国家文物局

    浙江“四普”工作全面进入第二阶段以来,省普查办组织专家指导组赴各市督导一线普查进展,交流、解决普查中的实际困难。截至8月16日,全省完成30478处“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复核工作,复核率为41.22%。至8月上旬,全省到位普查经费超过7300万元。 

    8月14日,宁波市鄞州区“四普”工作队在云龙镇顿岙村新发现一处民国时期墓葬。该墓为一座父子合葬墓,虽曾遭到部分毁坏,但其主体完好,规模宏大,据墓表所述,墓主张孝纯曾任汉口汉协盛营造厂经理,主持建造武汉大学等,为民国时期宁波旅汉杰出商界人士。

    嘉兴市南湖区“四普”小组近日对天主堂、汪胡桢故居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调查。队员们使用RTK、无人机等工具对点位进行认真翔实的勘察、记录。桐乡市普查队员前往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队员们手持RTK、无人机等先进设备,战高温、斗酷暑,走遍乡间田野,对古桥、古民居、古遗址等点位进行认真翔实地勘察记录,以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工作。

    2408230438451277417.png

    浙江嘉兴桐乡市普查队员在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

    8月15日,绍兴市“四普”办赴诸暨市、嵊州市及新昌县检查“四普”工作,走访了新昌县梅渚村、嵊州市崇仁镇、诸暨市暨阳街道郭大善烈士墓、赵氏宗祠等普查对象,并就当前“四普”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座谈。而柯桥区普查组则对平水镇“四普”新增作了排摸和实地走访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线索共计3条,分别为四丰村古井一口、名人墓一座及戏台一座。其中倪逊斋墓,修建气派,保存完好,系民国时期浙江四大南货店之一的倪万成南货店老板,其店在萧山临浦,归葬绍兴。诸暨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小组共完成店口镇湖西冯氏宗祠等40余处普查登录点及暨阳街道17处普查登录点。同时期,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启对辖区内“三普”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实地调查复核。对鲍氏旧宅建筑群、谢家祠堂、东豆姜村老台门民居、东豆姜村新台门民居等168处不可移动文物,现场开展测量、绘图、标本采集、拍照等复核工作,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工作。

    近日,舟山市嵊泗县第四次文物普查队在普查过程中发现一处民居类古建筑存在局部墙体明显倾斜的安全隐患。嵊泗县普查办在了解具体情况后,迅速启动文物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对接所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进行现场调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