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滨海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新区社会工作局组织对新区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三普”)中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实地调查复核,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基础。
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据了解,本次“三普”调查复核工作预计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以区域为基本单位,联合第三方机构,对鲍氏旧宅建筑群、谢家祠堂、东豆姜老台门民居等168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测量、绘图、标本采集等实地复核工作,全面掌握滨海新区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为后续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马山街道东豆姜村的鲍氏旧宅建筑群,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古建所普查团队,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与智能平板设备,采用数字化手段详细测量校准,对鲍氏旧宅的一砖一瓦进行了精细入微的记录。
“通过现场调查,将建筑的立面、剖面和历史照片录入电子设备,以及建筑的经纬度、详细数据,做到厘米级精度的记录。”普查人员金煜烽介绍,精准完善文物范围等基础信息,对进一步明确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分布和价值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滨海新区社会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普查工作计划,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手段,以提高普查的精度和效率,加快文物活化利用,让更多文物元素融入生活、融入产业。
见习记者 裘 真 通讯员 陈世宇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