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系列活动
  • >
  • 各地动态【已归档】
  • 朔门古港遗址公益研学暨公众考古开放日 40组亲子家庭走进古港遗址现场
    发布时间:2024-06-09 来源:温州日报

    微信图片_20240608204138_b.jpg

    昨天,朔门古港遗址公益研学暨公众考古开放日,40组亲子家庭走进古港遗址现场体验“考古”乐趣。 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在考古工地研学的体验很棒,我了解到了古代温州有些什么”“考古就像时光机,带我们飞到遥远的过去”……昨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朔门古港遗址公益研学暨公众考古开放日活动中,40组亲子家庭走进古港遗址现场,揭开文物古迹的神秘面纱,也体验了考古工作的独特魅力。

    考古分为哪些类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文物工作者是如何断定文物年龄的?活动伊始,孩子们在遗址现场一同观看了“漫说考古”动画片,了解考古那些事儿。紧接着,考古专家们亲自上阵解说,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朔门古港遗址的前世今生和温州因港而生、因港而兴的历史。

    “我挖到古代的茶杯碎片啦!”“看看我挖到的是什么?”活动中,孩子们还化身“小小考古队员”进入考古第一线,拿着专用的手铲,亲身体验发掘“文物”、复原“文物”的快乐。而后,大家走进现场搭建的临展馆,近距离观赏遗址出土的瓯窑外销瓷器,直观感受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形态各异的瓷器,纹饰繁复精美,反映了远古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在文物工作者的解说中,孩子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记录笔记,热切的求知眼神体现了他们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和尊重。

    “‘研’是基础、‘学’为目的、寓教于乐是教学方式,以往基于文物安全等因素考虑,发掘中的考古遗址很少对外开放,随着近年文博考古持续升温,我们也在逐步探索考古遗址开放与考古研学。”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研学活动旨在让青少年品读古港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本次活动结束后还将进行研学作品征集并开展作品评选,通过文稿、绘画、短视频等各种方式展现朔门古港遗址公园建设进程等,进一步挖掘海丝文化,重现温州海丝画卷,讲好温州故事。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规模庞大、年代清晰、要素齐全,是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填补了海丝申遗体系港口类遗产的关键缺环,被誉为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也是我国海丝申遗工程不可替代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堪称“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的重大发现。(记者 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