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吴镇《双树坡石图》
印章:中圭、梅花盦
藏地:天一阁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嘉善县人。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梅花、竹石,在画史上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他为人“抗简孤洁”,隐居不仕,以卖卜卖画为生,过着安贫乐道、深居简出的生活。吴镇绘画师法董源、巨然,擅草书,笔法凝练坚实,水墨圆浑苍润,给人以远离尘俗之感。相传吴镇与画家盛懋比门而居,四方以金帛求盛懋画者甚众,而吴之门阒然,妻子颇笑之。吴镇曰:“二十年后不复尔。”后果如其言,吴镇画名远超盛懋。
吴镇的存世绘画作品中,以表现双树为中心的只有两幅,分别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双桧平远图轴》以及这幅《双树坡石图轴》。《双树坡石图轴》以墨笔绘坡石上一前一后的双树:前者树干左倾,中部左右平行出枝,打破了画面的纵势,使构图富有变化;后者树干势如冲天,秃枝垂右;一枯一荣,一高一矮,对比强烈。岩石则用淡墨勾勒,皴笔不多,以渲染为主,通过墨色浓淡表现石面及土质的特征;岩缝处以浓墨、焦墨点苔,勾出轮廓,层次分明。岩石边沿的一排苍草顺势而下,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一块石块上。该石块以浓墨渲染,既形成墨色的对比,又平衡了画面重心。远处绘以杂树,用墨色深浅表现空间的纵深感,让人遥想画外之景。这些都体现了作者高超的画面处理能力。吴镇擅长用墨之道,树干、坡石之点苔也都显示了吴镇娴熟的技法:如树叶的画法既为他经典的趁湿“攒点”法——先点上饱和的淡墨,然后在墨未干、半干或全干时,点上浓淡不等的墨点;且每一点都有所依附,层层点染,形成了树叶茂盛的艺术效果。
1979年,书画专家黄涌泉、徐邦达先生来天一阁鉴定时发现了这幅真迹。18年后,徐邦达先生在赠黄涌泉先生的诗作中写道:“天一偕寻颔下珠,橡林竞见古遗图。真为感召因同里,尘世翰缘讵说无”,欣喜之情,至今若见。
图片选编自《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