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浙江绍兴发现越国王都遗址”入选,位列第六。
绍兴市稽中遗址位于越城区塔山街道稽山中学内,原宋代绍兴府学大成殿以北明伦堂至尊经阁区域。该遗址现存堆积主要分为战国、汉六朝、唐宋等时期,最深处距原地表5-6米。已清理大型建筑基址、水井、灰坑等重要遗迹40余处。
稽中遗址发现的越国建筑基址地栿
稽中遗址发现的越国木构水井
战国时期建筑基址发现两种构筑方式,一种由方形立柱、长方形垫板及垫板下圆木组合构成;另一种筏状地栿由多条圆木横纵间隔相叠压呈网状铺设。战国时期水井1眼,系木壁结构且首次发现,经碳十四测年井壁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30年。实证了文献记载的勾践建都历史(因上面有汉代建筑址存在,仅揭露越国建筑局部,专家论证疑似“勾践小城”王宫所在),是越国都城考古的重大发现。该重大发现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战国时期越国的大型建筑基,解决了古城内无越国时期遗存的一大遗憾,为探寻越国都城格局提供重要线索。遗址发现的战国时期越国建筑和汉代建筑,均采用地下木构基础与地上台基相结合的建筑形式,体现了湿地环境下越国传统杆栏式建筑与中原台基式建筑文明的有机结合,发掘区域3000平方米均分布有大规模建筑基址,是中国古代建筑考古的重大发现。该遗址地层堆积深厚、出土遗物丰富,建筑基址密集,沿用时间较长,各时期建筑等级颇高,是五代之前古代绍兴长期作为我国东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区域中心的重要实证。
汉代建筑垫板和圆形木柱
六朝时期砖砌水井
稽中遗址发现的越国与汉代建筑基址
此外,2022年-202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绍兴地区开展古代水利专项调查取得重大进展,确认古代水坝遗迹25处,其中已获得C14测年数据的21处古水坝中,早于越国时期的水坝共3条:里木栅距今4700年左右,大坞、马交山距今3300年左右。属于越国水坝的11条,包括横塘、长塘、塘城、裘家岭、秦望、坡塘、云松、黄庙、董坞、兰亭、古城,C14年代均在距今2500年左右,其余7处水坝属于历史时期。文献记载越国曾在山麓冲积扇、沼泽平原和沿海地区,兴建山塘、运河、海塘等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为兴越灭吴提供后勤保障。测年确认的越国水坝处于会稽山北麓,呈半环状围护着北部的水网平原,揭示了越国都邑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的概貌,这些发现为越国都城的确认提供重要线索。
长塘水坝
裘家岭水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