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物局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第三批乡村博物馆名单,台州有15家乡村博物馆入选。这些小而美的乡村博物馆,作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有的收藏着璀璨光彩的非遗文化,有的保存了一段乡村独有的历史和传统,有的记录了当地产业发展的生动场景,有的诉说着红色故事和爱国情怀。
这批“宝藏”乡村博物馆,你都去过几个了呢?
当乡村博物馆邂逅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古韵乡愁便有了更具体的寄托。
古建之美,美在和谐的审美理念,美在高超的营造智慧。临海汇溪镇浚头村的汇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古建文化的好地方。从古建史话、营造智慧到匠人匠心、古建传承,博物馆用山水写意的风格,用一砖一瓦的呈现,解析古建营造技艺,讲好中国古建故事。
门窗之于古建,不仅起隔断空间之用,还被寄予无数想象。推开前所古代门窗展览馆的大门,犹如步入一个典雅与诗意并存的世界,这里展示主要采集于台州各地的明清时期的门窗,图案精美、式样丰富、做工繁复。馆内,还有“十里红妆”婚俗文化体验区,站在十里红妆的器物前,回望宋高宗与台州的渊源,你能更加了解宋韵文化的内涵。
对于古人来说,衣食住行不仅仅是生存所需,也是文化和美学的载体。走进博物馆,在一丝一缕,一香一酒中,我们实现与古人跨越历史的相逢。
位于椒江葭沚老街的觉之堂香文化馆,是一家以“香”生活体验空间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是香料的殿堂,也是中国古典香料文化的百科学堂。从先秦的香草香木到秦汉后的域外奇香,从文人雅士的焚香斗香到餐饮提味、药用保健的香料使用,在这里,你可闻香识东方美学。
同在椒江的台州绣衣博物馆,则记录着台州绣衣之辉煌,馆内藏有台州民间刺绣珍品、刺绣日用品精品、各类花稿图案及相关文史资料等数万件(套)。其中作为“镇馆之宝”的“台州刺绣针法大全”“全雕叠袖旗袍”“葡萄团花纹西服套装”等精美绝伦,在参观时可不要错过。
最后,在天台遇一盏非遗的酒。
红石梁·宋红非遗馆,以宋韵为主题,宋韵之中话宋红。在馆内,你可以一口气了解多项非遗,有国家级非遗“济公传说”、省级非遗“天台红曲酒传统酿造技艺”、市级非遗“天台乌药加工技艺”,以及县级非遗“天台白药(酒药)制作技艺”等,非遗馆以酒为媒,追古怀远,共品一味浓香雅致。
聚焦特色产业、行业的乡村博物馆,以独特的主题和丰富的科普形式吸引人。
台州,是中国各类眼镜产品的主要生产、销售(电商)基地,素有“中国眼镜出口基地”“中国眼镜之乡”等称号。在这次的入选名单中,台州有两家眼镜博物馆,分别是临海的杜桥眼镜博物馆和椒江的官荣眼镜陈列馆。
杜桥镇,是临海眼镜特色产业主产区,拥有眼镜及配套企业1000余家。从最开始的走街串巷、摆摊叫卖到“卖全国”“销全球”,杜桥眼镜走过一段怎样的历程?在杜桥眼镜博物馆,你可以找到答案。透过小小的眼镜,回首中国眼镜和浙江眼镜业的兴起,杜桥眼镜产业走过的风雨兼程,这里的故事足够“镜”彩纷呈。
另一家椒江官荣眼镜陈列馆,位于前所。馆内陈列有董官荣先生的训言和生前使用过的配镜加工工具,董官荣眼镜的验光、加工、制作方法等。创立于1979年的董官荣眼镜,不仅是台州老字号,也是台州眼镜产业几十年发展的一个小缩影。
再往南走,来到温岭,就不得不说这里的泵业。温岭泵业博物馆,是了解温岭泵业的好去处。馆内包括泵业博物馆、水泵检验中心、实验中心及创新展区等系列场馆,以水文化为纽带,科普泵的原理和应用,展示温岭泵业相关品牌和发展之路,展览形式多元生动,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与互动性。
从失落的工厂到奇妙的标本世界,乡村博物馆承接起另一种浪漫的延续。
黄岩动物馆的前身,是台州黄岩教学标本模型厂。动物馆内最亮眼的,当属陈列展出的300余件动物标本,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等。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生命的奥秘。站在标本前,你可以感受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缤纷自然,感受到永恒的生命之美,进而更深刻地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依托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推广,乡村博物馆也具有了别样生命力。
在路桥,有一家章保春堂章氏骨伤科博物馆。依托国家非遗章氏骨伤疗法的相关内容,博物馆打造了中医骨伤疗法的专题陈列。除了讲述骨伤医源、章氏历代传承和章氏骨伤疗法外,馆内还设有中草药植物区和中草药辨识区,可供市民零距离了解中医知识。
温岭坞根镇洋呈村的香草谷乡村博物馆,致力于香草文化、昆虫文化的研究和科普。这里有千余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标本和昆虫工艺品,种植有玫瑰、洋甘菊等60余种香草,还有香草精油制作、昆虫标本制作等近20门综合实践研学课程。在香草谷,你可以来一次“虫”林冒险,做一件手工作品,赴一场自然派对。
300年前,雷氏畲人跋山涉水来到位于三门湾西部的涛头山下,就此开启了耕海牧渔的生活。如今,涛头村已成为台州市内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涛头村也成了中国唯一的“海上畲乡”。由村文化礼堂提升而来的畲族乡村博物馆,记录着“海上畲乡”的过去和现在,有关他们的节庆礼仪、风俗风貌和文化历史,有关他们向海谋生的勇气和面海而兴的生活。
从海边来到河边,在河头镇民俗展示馆,则收藏着另一份传统乡土记忆。这里有最“土”的传统手工艺,也是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乡情——馆内陈列有车灯戏、编织成品、农耕用品、根雕等非遗内容,还展示了一些动态的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葡萄文化节、垂面制作工艺展示等。
有的博物馆留住了时间,守住了乡村文化根脉;有的博物馆则赓续红色文脉,厚植了红色精神沃土。
横跨白鹤镇溪东村整个村庄的红旗渡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天桥”于1977年9月开工,1980年8月建成,凝聚了天台人民智慧和辛劳的结晶。红旗渡槽纪念馆,便是以红旗渡槽精神为核心,介绍红旗渡槽建设的全过程,展现了天台人民遇水搭桥、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
位于玉环坎门街道林森火小学校园内的林森火纪念馆,则传颂着少年英雄林森火的动人故事——生于苦难的少年矢志报国,年仅17岁不幸牺牲在国民党军的炮弹下。林森火的精神,鼓舞着一代代青年学生好学自勉,爱国自强。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一座座生长于草根的乡村博物馆,凝聚着一个个村庄的神态和灵魂。走进这些乡村博物馆,去感受台州历史、社会与文化的交融,去感受我们与村庄、家园、土地之间沉甸甸的联结。
台传媒记者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