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的乡村,不少沾着泥土味、带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博物馆坐落于乡野之间。截至今年5月,在浙江省已验收认定的549家省级乡村博物馆中,绍兴市36家,其中越城区4家。那么,为什么要建乡村博物馆?如何推动乡村博物馆蓬勃发展?6月5日,越城区举办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主题讲座,绍兴博物馆协理员金燕带来了对乡村博物馆建设的深度思考。
乡村博物馆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相继发布,从法律层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同年,浙江全面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2022年、2023年乡村博物馆建设连续两年被列入浙江省“十大民生实事”。2021年,绍兴启动“百家乡村精品博物馆”示范建设工作,目标3年内完成建设100家乡村精品博物馆。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乡村博物馆在古越大地拔节生长。两年来,全市已评定70家市级“乡村精品博物馆”,36家省级乡村博物馆。从越城区范围看,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尚巷村师爷纪念陈列馆、绍兴市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绍兴黄酒酒器展示馆4家成功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
在越城区斗门街道荷湖村,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浓缩着村庄的时代记忆。在这里,可以看到从打田插秧到成熟收割的全过程场景,听到老一代村干部的熟悉乡音。参观旧时村落的厅堂、卧室、厨房,感受乡村质朴的生活气息。“馆内收藏了1600多件藏品,包括旧农具、旧家具、旧机器等,每一件藏品背后都有故事。”该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是越城区推动乡村博物馆建设的一个案例。从中可见,乡村博物馆所承载的深远意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乡村博物馆连接不同人群的共同记忆,带有浓浓乡愁,在保护当地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既填补乡村文化“洼地”,也为乡村振兴增添力量。
乡村博物馆要“输血”更要“造血”
“随着乡村博物馆兴起,如何规范建设,提高它的专业性和生命力,使它能够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成为一项热点课题。”金燕如是说。
围绕这一课题,去年《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建设指南(试行)》发布,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对乡村博物馆作出定义,从建设、服务、运营等方面提出要求,为乡村博物馆建设提供了参考。
“根据定义,浙江省的乡村博物馆建设范围在城市主城区以外的地方,根植于乡村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同时具备博物馆功能。”金燕解释道,“指南回答了应该建成什么样、由谁来建、怎样做好服务运营等种种问题。有了明确规范,乡村博物馆建设向着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标准化建设的前提下,关键是要突出特色,避免同质化。”近两年来,金燕跟随省、市乡村博物馆评估验收小组,走访了嘉兴、金华以及绍兴市各区、县(市)的近50家乡村博物馆,对乡村博物馆建设有着切身的理解和体会。
在绍兴,乡村博物馆“一村一馆一品”的地方特色很浓,其中,有利用文保单位设立的红色纪念馆,有从农业遗址改造而来的农耕文化展示馆,有依托文化礼堂、闲置建筑建设的乡贤事迹馆等等。“各具风味”的乡村博物馆,展现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以及多元的产业文化。
走访过众多乡村博物馆,金燕对尚巷村师爷纪念陈列馆印象深刻。“走进村子,师爷故事墙绘、骆照师爷雕像等映入眼帘,师爷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尚巷村将馆内展陈与周边环境协调起来,使得馆内馆外相互融合,整个村子可视为一个大型师爷博物馆,这样的联动充分彰显了师爷文化特色。”
“因为有了师爷文化,有了乡村博物馆推广,尚巷村的水果采摘游非常火爆,师爷品牌文创也卖得不错,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收入。”金燕表示,这表明,乡村博物馆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有人气也有收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每座乡村博物馆要成为独一无二
推动乡村博物馆的蓬勃发展,“精品化”是必然之路。从启动之初,“精品化”便是越城乡村博物馆建设的目标与方向。如何做好“精品化”的文章,金燕认为需要特别重视展馆选址、主题鲜明、文旅融合三大问题。
“在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时,乡村博物馆的布局就应纳入其中。从乡村整体着眼,确定博物馆的位置,让它能够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有机融合。”金燕举例讲解道,“曾经我到过一个移民村,它的博物馆介绍村庄的移民文化,颇有特色,但却建在了偏僻位置,特别难找。乡村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更应注重开放性、便利性。”
“主题鲜明”是金燕多次强调的核心词。她认为,乡村博物馆要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或乡情村史的相关展示与介绍。越城区在这方面基础非常好,“像东浦的徐锡麟故居,陶堰的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等,都可以在现有场馆基础上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建设为乡村博物馆。”
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同样是乡村博物馆发展的重点之一。位于东浦街道的绍兴黄酒酒器展示馆,依托东浦古镇深厚的黄酒文化底蕴,以各式各样的酒器、酒坛,呈现着黄酒酒器近万年的变迁史。展示馆融于黄酒小镇之中,与景区相得益彰,成为聚集人气的“流量担当”。
金燕表示:“每一家乡村博物馆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期待更多的乡村博物馆在越城区建起来、活起来、火起来。”记者 黎欣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