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202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系列活动
  • >
  • 各地动态【已归档】
  • 宁波:遗产日,我们在纪念和传承什么?
    发布时间:2023-06-12 来源:宁波日报

    9723028_bw-liyong_1686400823525_b.jpg

    昨天上午,一场以文物保护利用和非遗传承为主题的广场活动在宁波博物馆拉开帷幕,50余项非遗竞相亮相。

    据介绍,活动当天发布了“鄞州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玩转非遗之高校识珍计划”“省文物安全揭榜挂帅项目”,公布了新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非遗工坊和文保点,同时表彰了一批“最美文物人”,并为“鄞州文物保护智库团”“文博指导员”颁发聘书。

    图为《我的马灯》舞蹈表演。(王博 陈燕 摄)

    昨天,是2023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文物局确定今年的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

    保护利用、自信自强,这是当前文物工作的两大关键词。

    东海之滨的宁波,因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而进入中学历史教科书,因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古港古城”而声名远播。

    2020年,井头山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民族8000年海洋文明史,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再次让宁波成为探源中华文明的“必经之地”。

    28项国家级非遗,涵盖传统技艺、戏剧、美术、音乐、舞蹈、医药、民俗、曲艺、民间文学等诸多门类,见证了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力!

    面对如此丰厚的底蕴,今天的我们有理由自信,有理由做好传承和创造性转化!

    文化遗产来自人民的创造

    截至2023年5月,宁波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省级10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6名、省级传承人101名;国家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5个、省级项目10个。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宁波的“国遗”项目中,大众比较熟悉的是“三金一嵌”: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和骨木镶嵌。从字面上就透露出一种金碧辉煌的味道。

    浙东的非遗,极尽工巧之能事。千工床、万工轿,大都富丽堂皇,多种工艺互相叠加,光彩照人。这是一种地域属性的体现。

    宁波人善经商。清末,随着宁波商帮崛起,民间资本相对富足,使他们有余力去完成物质上的追求。“三金一嵌”的工艺水平普遍在清末的宁波达到巅峰。某种程度上,商人的财力和审美,决定了工匠技艺达到的高度。

    非遗中,还有大量的“口头”遗产。地方戏曲甬剧、姚剧、宁海平调,地方曲艺唱新闻、宁波走书、四明南词都是“国遗”。对于讲究口传心授的舞台艺术,如何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年讨论的声音很多。

    对于这些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文艺,评判标准其实简单,那就是能否实现艺术的突破,同时获得市场的认可。

    地处海滨,宁波还有好几项国家级非遗自带海洋基因。比如渔民开洋节、谢洋节,海盐晒制技艺,象山渔民号子,徐福东渡传说,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一看就是从大海中孕育出来的。海洋,哺育了沿海人民,也赋予我们无穷想象。海洋生活的世代传承,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此外,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红帮裁缝技艺、余姚土布、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前童元宵灯会、奉化布龙、梁祝传说、布袋和尚传说、象山竹根雕、董氏儿科医术等,也都是国家级的非遗。

    这些非遗,宁波人一般都耳熟能详。文化遗产,根植于地域血脉之中,它们本身就来自人民的创造,经历时间沉淀,绽放出夺目的光华。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承续者

    在我们讨论非遗时,有两个词如影随形,一是“传承”,一是“创新”。

    经过多年的培育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已大有好转。随着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非遗项目向“网红”大步迈进,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也越来越被看到、被尊重。

    6月9日,抖音发布了《2023非遗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抖音上平均每天有1.9万场非遗直播;过去一年,抖音上非遗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94%;电商销售额最高的100名非遗传承人中,“90后”占比37%;此外还有超1000名“00后”在平台上身体力行弘扬非遗传统文化。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成为传播非遗的主力军,意味着产业有了希望。去年夏天,位于宁波西江古村的鄞州非遗馆在小红书上火了。一群青年突然发现了这个“宝藏打卡地”。古典的建筑、清幽的院落、各式非遗项目展示,还可随时体验,拍出来的照片“文艺范”十足。整个夏天,鄞州非遗馆人流量是往年的三倍,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这是一份温暖的古老,吸引我们去靠近,在针绣的绵密质感中,触摸往昔柔情,从瓷器的冰洁纹饰中,欣赏我们民族曾经有过的审美。当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中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承续者。

    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继往开新,这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设立的“初心”。在新的起点,古老的文明为我们提供文化自信,其中的包容与和合共生,又为将来提供无限可能。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这一条从未中断的文明之路,也必将走出新时代的足音。记者 顾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