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彩塑舞伎立像
该立像通高约57厘米,1965年在温州市郊区南白象公社(经瓯海区南白象街道)白象塔出土,现收藏于温州博物馆。
此像头束朱红卷云纹布包髻,耳后二绺垂髻至肩部。头略向右,面容丰腴,唇红肤白,眉目娟秀,双耳垂肩,张口含笑。胸饰璎珞,赭红色帔帛从右肩斜披到左腰,于胸前系同心结,袒胸露脐。腰束石绿色围短腰,下穿红色罗裙,白色帛带在膝前系同心结,跣足。上身略右转,右腿作身体重心支点,左脚略踮起,作翩跹欲舞状。衣纹线条流畅,柔软贴身,富有织物质感。
白象塔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塔内藏有大量北宋文化艺术珍品,尤其以雕塑艺术最为精彩,包括有泥塑、木雕、漆雕、砖雕、石雕等。白象塔中出土彩塑造像共42身,题材包括菩萨、舞伎、力士、天王、供养像等。白象塔的彩塑表现出宋代彩塑的独特风格,在造像形体和神态的塑造上进一步世俗化。
图文选编自《越地藏珍·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