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雅轩文化艺术馆内的清代鎏金床挂面
一座博物馆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存在于城市之中,是城市一定历史阶段的记忆载体。随着海曙乡村振兴步伐的迈进,一批批乡村博物馆、文化馆应运而生,一些触发乡愁的老物件在这里“活”起来,并成为一道道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景。
“十四五”期间,浙江省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并将此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其中,今年宁波市计划建成46家,海曙区10家,其中鄞江镇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已成功创建成为首批浙江省乡村博物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建立乡村博物馆、美术馆已时不我待。
海曙乡村博物馆如何助力乡村共富?除了乡村博物馆外,还有哪些类博物馆?海曙又将如何打造“博物馆之区”?记者实地走访了乡村博物馆与类博物馆,一探究竟。
袁锡芳(左)介绍藏品情况
乡村博物馆
安放百味乡愁
何为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即位于乡村范围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点展示、传播、收藏和传承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革命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非遗保护、产业发展见证物,向公众开放,具有博物馆功能的文化场馆。
乡村博物馆作为浙江省在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大花园”建设中产生的新事物,是一种新的博物馆形态,也是维系乡情乡愁记忆、传承乡土文化根脉、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绝佳路径。
对于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海曙一直在努力。其中,集士港镇山下庄村汲雅轩文化艺术馆就是让艺术文化从独乐乐到众乐乐的生动案例。
步入汲雅轩文化艺术馆,明清以来的瓷器等工艺品映入眼帘,行至三楼,中西方的古家具、木雕琳琅满目。在这里,将时空界限打破,一段跨越千年的“对话”徐徐展开。
据了解,汲雅轩文化艺术馆的3000余件藏品,都是由企业家袁锡芳一件一件地收藏、保存、布置、陈列出来的。“山下庄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1982年,我就在当地办了工厂,2006年开始将藏品陆续带回家乡,希望这些能承载下我浓浓的乡愁。”袁锡芳告诉记者,1987年,他将生意拓展到上海,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经济形势向好,生意越做越大,让他有经济基础来承载自己从小的艺术梦想。
一开始还是以收藏中式的瓷器、木雕为主,直到2009年,袁锡芳在参观国外的博物馆时,对欧洲文化产生了的浓厚兴趣,并陆续收藏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还在加拿大温哥华开设了收藏展览馆。
2014年,袁锡芳回到集士港镇山下庄村创办工厂,也顺便把收藏品整理归类、陈列展示,设立了汲雅轩文化艺术馆。“一开始想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搭建一个存放的基地,后来想着也可以方便周边村民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于是汲雅轩每周二至周日8:30-16:30开始对外开放。”袁锡芳说,只要他本人在馆内时,都会亲自为村民们介绍这些藏品的故事、来源,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周边村民前来观看,与他沟通交流艺术文化。
其实,汲雅轩还在不断地补充藏品,并不定期调整更新,还将策划书法、美术等艺术展览,将其打造成多功能、一体化的乡村博物馆。
在海曙,像汲雅轩一样的乡村博物馆还有许多:同样位于集士港镇的灯文化艺术馆收藏了3000余盏中外古灯具,还有历史悠久的石器灯座、雕刻精致的玉器灯座和做工精巧的铜灯、挂灯等;位于章水镇的杜岙美术馆将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遗存和当地文化,展出油画、水彩、书法、雕塑、摄影等藏品;位于鄞县大道古林段的黄古林草编博物馆是全国首例草编博物馆,馆内分为博物馆陈列大厅、草编工艺演示厅和黄古林草编工艺品展示展销厅,详细地向参观者们展示了黄古林草编技艺的传承发展史;位于高桥镇新庄村的王升大博物馆内,展出了榨油坊、碾子房以及农耕文化的各种工具农具,并讲述了“王升大米号”百年兴衰的历程。
乡村博物馆已成为海曙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公共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探索多元文化投入、加强文旅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乡村博物馆的建设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兴盛的过程。有了乡村博物馆,才能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才真正成为‘回得去的家乡,到得了的远方’。”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应彬表示,一座座乡村博物馆正展示着它们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化共富的无限可能,书写着用乡土文化充实乡民口袋的美丽画卷。
李家坑艺术博物馆
类博物馆
留住城市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海曙这个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博物馆”这个词汇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而“博物馆”也不只是狭义上的展示文物的博物馆,越来越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类博物馆”不断涌现。
据介绍,“类博物馆”是指具有或具有部分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包括纪念馆、名人故居、军史馆、厂史馆、校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海曙区类博物馆建设持续进行,主要以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的开放为契机,依托区域内众多的古建筑和丰厚的文化遗存资源,围绕“两核三带”发展格局,打造“一龙头四串联多节点”的海曙博物馆群。“我们计划以明州罗城和鄞江古镇为两个核心,以望京门城墙博物馆为主展馆,重点打造四条博物馆文化带。”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俞岚说,形成突出罗城、覆盖全区的博物馆群,让市民和游客在老城街巷和山水风光间,开启博物馆文化之旅,形成博物馆群产业基础,成为传承城市文脉的新亮点。
去年底,望京门遗址公园工程完工,今年,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正在进行安保提升,即将对市民开放。走进展示馆南正门,一条长长的时间轴颇为吸睛,宁波发展“大事件”被一一标注。走过“序厅”,第二章节“城墙复现”重点呈现,该章节分两个单元,分别为“从文献到发现——望京门段罗城考古”以及“从保护到展示——望京门遗址公园建设”。第三章节“城纪千年”,内容从望京门延伸到整个宁波城,以历史上宁波城墙的兴修、增葺、毁弃、拆除为主线,以城市空间布局变化为表现内容,以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为背景,表现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城市选址、规划、布局及城市风貌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唐代的夯土墙,宋代规格提升为包砖墙,元代经历毁城及重建,明清两代重修,民国拆城,与宁波城墙有关的整条轴线通过场景复原、动画演示等多种科技手段,生动还原。
近年来,海曙通过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利用文物建筑、名人故居、工业遗址等场所,打造出屠呦呦旧居陈列馆、孙传哲邮票艺术馆、袁牧之故居等。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类博物馆已超过30家。据初步统计,还拥有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类博物馆10余家,博物馆总量超过40家。
为促进海曙区“类博物馆”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此,海曙对非国有博物馆补助办法进行修订,即将出台《海曙区“类博物馆”评估补助管理办法》,将“类博物馆”的类别、展厅(室)、陈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划分,并列明了对于包括新建补助、提档升级补助和运行绩效补助在内的扶持政策,目的就是让博物馆事业“活起来”“火起来”。
黄古林草编博物馆
博物馆之区
靓丽文化名片
今年以来,海曙大力推动博物馆建设工程,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积极打造“行走城市·寻找记忆”博物馆之区,借助城乡建设全域连片发展、城市化倍速推进的有利契机,主动将博物馆建设与重大规划、区域改造、景区建设等结合起来,把博物馆建设纳入整体规划进行科学布局,推动博物馆集聚发展,让博物馆事业发展服务市民、惠及大众。
此外,我区还根据区情实际,针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发展层次的博物馆,实施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和管理举措,构筑精准化服务管理格局。同时,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思路,培育本土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的独有品牌;坚持将博物馆之区建设与特色文化挖掘、文创产业发展结合,实现协同推进、相得益彰。
在这过程中,海曙将围绕“两核三片三带”文化旅游发展格局,依托“沿江、沿路、沿山”三沿开发战略,通过成立海曙博物馆,打造“一龙头四串联多节点”的海曙博物馆群,形成以望京门城墙遗址博物馆为龙头馆,三条塘河文化带和四明山水文化带沿线“类博物馆”为支撑,以非国有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名人馆、非遗馆、文保单位等多节点的主体多元、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海曙博物馆群,积极推进天一阁博物馆二期、水利博物馆建设,将海曙打造成为“行走城市·寻找记忆”博物馆之区。
海曙将通过高标准建设区级国有博物馆、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推进各类行业博物馆建设、打造建设一批“类博物馆”等方式,构建博物馆发展体系。同时,构建博物馆服务体系,即提升藏品收藏展陈水平、打造陈列展览特色品牌、加大博物馆开放力度、优化博物馆公共服务供给。并将通过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发展、推动打造沉浸式博物馆、强化博物馆交流合作等形式,构建博物馆创新发展体系,“我们还会加强组织管理、加大经费投入、落实发展政策、培育人才队伍,以此加强‘博物馆之区’建设。”海曙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俞岚介绍。
望京门遗址公园(张昊桦 摄)
记者手记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活”起来
海曙作为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充分挖掘整合辖区资源,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博物馆,并紧锣密鼓地推进乡村博物馆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区内的博物馆建设也要应时而变。
为充分利用博物馆等场所的海量文物资源,更好满足民众的多元文化需求,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让文物“活”起来,通过短视频、直播、数字展览等形式,让观众“云游”博物馆更方便快捷,既可以缩短文物与公众的距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过去线下熙熙攘攘的团队游,到现在自由随心的个人游,再到打破时空界限的线上游,数字化技术让更多文物藏品、文化遗产“活”在市民身边,让“无边界博物馆”为不同文化的互鉴、不同思想的交流、不同观点的碰撞提供了平台,人们在轻松畅游中启迪心灵、开阔视野,进而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