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历经一年改造升级后的萧山博物馆以全新面貌迎客,带给市民一场丰富的“盛世永兴”文化盛宴。萧山文旅以“文物+非遗”为核心,推出研学线路,发布了新评定的18个区级非遗工坊和10个区级非遗特色酒店(民宿)。数字化的辅助、沉浸式的游玩、精细化的整合,无一不是将传统的人类创造,回归现实的应用价值。文化和自然遗产只有走到了百姓身边,才能重新“活”起来。
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人类共同的记忆,由人民创造,也应由人民共享。萧山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以萧山博物馆为起点的“诗路寻博 浙里研学”项目,正是以文教融合的方式,传递知识与情感的价值,实现保护成果的共享。萧山博物馆以诗路串联城市,在观众与传统文化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推进交流与合作,同样增强和坚定了文化自信。
目前,新型“隐形玻璃”已在萧山博物馆全馆应用,零存在感的玻璃克服了拍照反光的短板,历史在观众眼前更加鲜活。在萧博大厅,手指轻轻一点,大型魔屏上20余家萧山博物纪念馆相关资讯及动态尽现眼前。手绘动画借助光、电、影,与文物场景交叉互融,近500件文物实现“开口讲故事”。虽然博物馆数字化在国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在活化、传播文物上,更新颖的表达则是需要在文物的内涵上嫁接巧思,寻找独一无二之处。
这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越窑青瓷人俑就被设计成卡通形象,成为该馆代言人,为观众讲起了萧山故事。从用数字技术保管文物,再到博物馆的智能化,表面上看是科技手段的进步,实则是于各种细节处赋予文物可触摸可感知的温度。
文化和自然遗产得以共享,有赖于其是否能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只有适应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文化和自然遗产才能获得新生,绽放新的光彩与独特魅力。
比如,这次的“匠心守艺”市集,展出篾编、昭东剪纸、锔瓷、烙画、篆香、木工及传统家具修复等技艺,用参与感增强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从体验中获得乐趣;非遗工坊中的丝绸画缋以手包、旗袍等多元形式融入人的生活,非遗花边、钱塘潮元素应用到酒店民宿。传统文化不再束之高阁,而是以另一种表达飞入寻常百姓家。
文化和自然遗产实现共享,也应由人民共同保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保护意识。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也有历史古建民居险遭拆迁的现象,归根结底是没有处理好历史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经济的关系。
文运连着国运,文脉系着国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人与物联通起鲜活的情感。而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共享,仍需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不断壮大非遗传承队伍,运用新技术、智能化注入新鲜活力,才能真正让文化和自然遗产“活”起来。
萧山日报评论员 李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