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浙里看•乡村博物馆
  • >
  • 经验交流【已归档】
  • 绍兴乡村博物馆:进阶中的乡愁名片
    发布时间:2022-04-29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

    绍兴“全市新增40家乡村博物馆”纳入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表示,今年绍兴计划建成乡村博物馆60家,从中择优26家上报省里。去年,绍兴有10家乡村博物馆完成验收。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创办各类乡村博物馆200余家,场馆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拥有各类藏品2万余件。乡村博物馆实现了文化场馆建设从城市到乡村的延伸,实现了乡村文化的多元发展。

    在诸多的乡村博物馆中,越城区斗门街道荷湖村的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是较早一批乡村博物馆之一,是以展示农耕文明为主的博物馆,里面有各类型展品达1600余件。荷湖乡土文化博物馆一建成,就有不少邻近村子来考察。而学校师生在此了解类农耕文化,传承乡土文化记忆。

    绍兴拥有200多家乡村博物馆,家底丰厚。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存在短板。所以,今年绍兴按照基础设施、综合管理、陈列展览、社会服务、微改造精提升五项目开展乡村博物馆考评,其中又涵盖馆舍面积、馆舍环境、管理人员、陈列内容等考察项目,采用打分制,满分100分。局相关领导说,按照这个评分标准,查找问题并及时改善,从鼓励、引导、提升的角度出发,让乡村博物馆普及开来。同时,要求乡村博物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不是简单复制、千篇一律。

    从绍兴现有的乡村博物馆中,可看到很多优秀案例。如柯桥区福全街道徐山村的福全农耕文化馆。它是由老旧粮仓改建而成,房式仓和土圆仓的建筑结构所呈现的历史风貌,让展馆平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越城区马山街道尚巷村师爷纪念陈列馆、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上虞区陈溪乡虹溪村王阳明先祖居住地陈列馆、诸暨市东和乡十里坪村西路乱弹陈列展示馆、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越剧诞生地陈列馆等。它们是绍兴博物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从中可以了解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有专家提到,通过文化赋能的方式打通乡村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满足村民精神富裕需求的同时,也要成为发展乡村文旅实现富民强村的重要载体。绍兴柯桥近年不少乡村精雕细琢“家底”,打造出一批乡村博物馆。乡村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发展,显现出在助推乡村振兴上大有可为。走进柯桥马鞍街道湖安村的农耕博物馆,立马被精耕细作的农具吸引。这里成了村民“忆苦思甜”的窗口,也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柯桥区平水镇小舜江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小舜江村岭下党史馆便坐落于此,该处场馆由浙江红色芳华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成效显著,成为乡村博物馆实现村民共富创收的经典案例之一。柯桥区齐贤街道齐贤村的中共绍兴独立支部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周围整洁的路面、开阔的草坪、蜿蜒的游步道和古朴的纪念馆相得益彰。1926年3月,中共绍兴独立支部在此成立,是浙江省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场馆迎来了客流高峰,全年参观人数突破2万人。坐落于平水日铸茶品牌管理服务中心的越茶博物馆,收藏茶经、茶器等展品300多件,运用数字手段,不仅看见绍兴种茶历史,也有越地茶俗展示及文人雅士茶道品茗的图文场景。再如,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店口镇侠父村因为有俞秀松纪念馆和宣侠父陈列馆的存在,近几年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村庄风貌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乡村博物馆在进一步丰富展陈、讲好故事的同时,应重点做好后续的运营工作,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成为乡村文旅融合的一个样板,让博物馆活起来、动起来、红起来。”绍兴文旅局的梁智渊说。在提升展陈藏品的内容和品质同时,也要推进多样化、年轻化的传播,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既有形式又有内容,讲好故事,提高与游客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