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 >
  • 会议精神【已归档】
  • 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

    对标“ 两个先行”,打造文博强省奋力谱写浙江文物事业新篇章

    省文旅厅 省文物局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浙江文物系统的同志们对此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全省文物系统踔厉奋发、积极进取,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力推动我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着眼于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文物所承载的中华民族血脉和浙江精神基因。“考古中国”18个重大项目中,浙江牵头2项、参与2项,数量居全国第一。4处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良渚遗址入选首届“世界十大重要田野考古发现”。通过考古实证,构建了我省“100万年人类史”“1万年文化史”“5000多年文明史”和丝、瓷、茶之源等文化谱系,不断彰显在中华文明起源“版图”中鲜明的浙江印记。坚持“先考古、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并着力统筹好保护与发展,实施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调查勘探项目1500余项,有力支持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重大工程建设。率先启动乡村博物馆建设,被列为全国试点,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相继编纂完成《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浙江馆藏文物大典》《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努力打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传世之作。

    二是在综合能级上实现新跃升。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良渚古城遗址相继申遗成功,实现我省世界文化遗产数量零的突破并持续发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81处增至281处,数量排名跃居全国第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7座增至10座,数量居全国第二。率先建立省市县三级考古遗址公园体系,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个。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率先制定省级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落户浙江,植物考古研究、丝织品文物保护修复居世界领先水平。全省登记备案博物馆从252座增至420座,接待量超7亿人次,居全国第二。4家博物馆获评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一。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址、“两山”理念诞生地、218家革命纪念馆等革命文物资源,让浙江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三是在活化利用上取得新突破。省委制定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创新实施浙江“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对首批319项重要遗址进行系统性解码,探究文物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技术工艺和符号特征,并明确活化路径和利用规划,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解码中华文化基因”提供了浙江方案。结合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四条诗路文化带”等建设,推进“文物+”融合发展,设立文博类文化标识培育项目34个,让文物元素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率先实施“拯救老屋行动”,该行动被写入2022年中央1号文件向全国推广。实施革命文物传播弘扬工程,推出“跟着博物馆去研学”“革命文物青年说”等一系列活动,让文物遗址、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基地。依托“浙里文化圈”数字化应用,推出以文物考古为重要内容的“文脉”板块,为公众提供博物场馆预约、线上观展、地图导航等“一站式文化链接”。

    四是在变革重塑中树立新形象。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文物工作主体责任。以数字化改革促系统性重塑,开发“浙里文物”数字化应用,通过数字赋能完善闭环管理。结合浙江实际,围绕文物安全、资源管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等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重塑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文明交流互鉴。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举办“丝绸之路周”活动,吸引22个国家的200多家文化机构、累计5000余万人次参与线上线下大联动。相继举办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国际学术座谈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以良渚成功申遗为契机,在海外举办系列主题展。主动与洪都拉斯、韩国开展联合考古,积极参与柬埔寨茶胶寺维修、吴哥古迹王宫遗址修复等援外项目,其中尼泊尔蓝毗尼中华寺项目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

    我省文物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层保护管理力量薄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前些年发生了钱镠墓被盗案,教训十分惨痛。我们要加紧补短板、强弱项,以更高标准举一反三,以更高要求标本兼治。下一步,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深入贯彻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和本次会议精神,脚踏实地对标“两个先行”,全力以赴打造文博强省,以争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三好生”的进取姿态,切实在以下6方面下功夫,奋力谱写浙江文物事业新篇章。

    进一步健全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坚持科学保护、系统保护,聚焦文物火灾事故、法人违法、盗掘盗挖、自然灾害四大风险,强立法、广普法、严执法,着力构建大监管机制,全面提升文物保护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坚决守牢文物安全防线。

    进一步擦亮新时代文化标识。实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深化浙江特色文化考古研究,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后续申报工作,深入推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擦亮“文明之源耀浙江”品牌。

    进一步提升文博公共服务水平。争创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和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景区化博物馆和等级博物馆各100家,创建乡村博物馆1000家,积极探索博物馆共同体,构建功能完备、普惠共享的文博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深化文物治理数字化改革。持续迭代“浙里文物”应用,依托浙江“文旅大脑”,打造一批全景数字展厅和特色应用,促进文物工作多跨协同、制度重塑,在全国率先构建整体智治、开放智享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进一步探索文物赋能共同富裕路径。充分发挥“文物+ ”杠杆效应,推进文物与旅游、教育、科技、文创等深度融合,通过文物活化利用促产业、扩消费、增就业,丰富公众历史文化滋养,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双轮并驱。

    进一步打造“世界看浙江”文化窗口。积极推动浙江文物元素嵌入重大外事活动,打造一批文博类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推出一批文物外展精品,着力讲好浙江文物故事,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展示浙江风采的重要金名片。

    传承历史文脉  推进文化振兴 加快建设活力“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温州市

    温州,古称东瓯,拥有2200年行政建制史和千年开埠通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遗存丰富。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的殷殷嘱托,坚持以文铸城,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在传承创新中全面推进文化振兴,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供强大的文化驱动力。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文物保护传承大格局

    把文物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规划、监管和数字赋能多管齐下,实现全方位立体式保护。一是下好规划引领“先手棋”。将历史文化保护要求全面融入总规、分区规划和单元性控规,编制《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出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三大保护政策和文物、非遗两大保护管理办法,刚性保护千年古城的格局和肌理。二是织好文物安全“防护网”。实施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八大行动”,组织开展文物安全压力测试,创新推行文物安全红黄蓝“三色图”动态监管并获全省推广,今年5月成立文物保护考古所,调剂增加文保编制,在全省率先构建文物、公安、应急、消防、住建等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三是建好文物保护“云平台”。上线“古系列•云端守护”文物保护利用平台,为全市26类18152处“古资源”提供“数智守卫”,让文物古迹有了聪明的“安全卫士”,该做法在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注重内涵挖掘,打造千年古港文化新地标

    2021年,温州市在推进主城区瓯江边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考古前置工作中发现了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我们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一是敬畏之心践行保护第一。为保护古港遗址,我们统筹文物保护与民生保障,立即暂停工程项目,经过反复研究、科学论证,在财力十分紧张而且要新增2个多亿投资的情况下,果断调整道路线位,《中国文物报》评价为“我国城市主干道向文物让路的典型案例”。二是科学严谨阐释古迹价值。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展示了古港遗址考古发掘重要成果,央视等中央媒体作了广泛宣传报道。上月初,古港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在温州市成功举办,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为国内唯一、世界罕见,真实再现了宋元时期温州港的繁荣景象,是近年来我国城市考古、港口考古的重大收获,堪称海上丝绸之路的绝佳阐释地,是我国海丝申遗不可替代的经典样本和支撑性遗产点”。三是着眼传承塑造文化标识。按照省党代会报告“推进温州宋元码头遗址保护利用”的部署要求,高标准谋划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正准备向全球招标设计方案,同时全力冲击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海丝”申遗,努力再现“海丝”之路上、国际交往中的中国风采。

    突出赓续融合,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把传承文脉、留住记忆与彰显现代城市韵味、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在传承保护中留下街巷记忆。坚持“微改造、精提升”,近五年在主城区累计投入15.7亿元,大力度推进鹿城五马街、瓯海梧田老街、龙湾寺前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五马街创成国家首批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结合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精心打造了山根音乐艺术小村、小坝坊慢生活文创街区等文旅融合新样板。另一方面,在保育活化中焕发新的活力。联动抓好古村落、古民居、古书院、古亭楼等“古”系列保育活化,依托国保廊桥推出山水实景剧《我在廊桥等你》,利用古村落打造宋风瓯韵音乐漫都,启动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发挥更大时代价值。

    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尊崇之心、敬畏之心,坚决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更大力度做好文物活化利用文章,更好传承展示瓯越文化瑰宝,为高水平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温州力量。

    同心聚力  奋发有为 全力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工作

    浦江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上山文化遗址群作为中华民族“一万年的文化史”的重要标识,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可直接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又一重大文化遗产。浦江作为上山文化的命名地,将义不容辞承担起申遗牵头城市的职责使命,统筹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的保护、研究、宣传和申遗。

    提高站位,凝聚共识

    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6年上山文化命名,同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20多年来,上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惊喜不断,吸引了国内外考古界、农学界、环境学界、史学界等领域众多专家学者,并先后在浦江召开了4场高级别学术研讨会。考古界普遍认为:上山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上山文化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为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亲笔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考古学泰斗严文明亲笔题词“远古中华第一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上山文化遗址群的发掘,将浙江的文明史推进到10000年前,印证了浙江先民对中华文明、世界发展乃至人类进步的重大贡献,不仅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更填补了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由此可见,上山文化遗址群不仅是浙江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做好上山文化遗址群的保护、研究、宣传和申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紧盯目标,坚定前行

    对标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和申遗要求,我们将举全县之力,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坚定不移按照“两步走”申遗路线图奋勇前行。

    第一步:从现在到2025年,要深入做好上山文化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宣传,擦亮万年上山文化标识,不断提升上山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力争新增1-2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基本完成上山文化考古遗址公园群落架构;创建上山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高标准完成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建设;力争上山文化遗址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第二步:到203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力争申遗成功。

    今年5月13日,由副省长成岳冲召集的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举行第一次工作例会,预备首批申遗的6个遗址所在县(市、区)签订了申遗合作协议,并发布了《上山文化遗址联盟浦江宣言》和《上山文化遗址联盟章程》,标志着上山文化遗址群正式迈出申遗第一步。

    牵头引领,重点突破

    一是高质量编制申遗文本。牵头做好与申遗专家陈同滨团队的对接沟通,统筹其他5个申遗联盟城市,做好申遗预备名单文本编制工作;同时,紧盯浦江县前期单独委托的“上山文化遗址群”突出普遍价值课题研究、工程技术导则等5个申遗文本编制进度,确保按期提交编制成果。

    二是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浦江县共投入5000万元,先后完成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一期、二期工程和上山遗址3A景区提升工程。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争创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加快推进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工程和上山遗址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工程的谋划建设,力争2025年建成开馆。

    三是高规格开展宣传推广。近年来,上山文化先后亮相法国《费加罗报》、央视《开学第一课》和《寻古中国》、浙江卫视《万年上山》等主流媒体,尤其是2021年11月,“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首次走进国家博物馆,这也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首个亮相国博的考古展,反响非常热烈,原定两个月的展期最终延展两轮至2022年4月。下一步,我们将以举办上山文化命名2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展”全国巡展为契机,持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并重点瞄准国外媒体,向世界讲好上山故事。

    完善机制,协力推进

    一是建立申遗协调机制。在充分发挥省级层面季度工作例会制度作用的同时,由申遗秘书处牵头,通过建立联盟工作例会、专题协调会等制度,强化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的常态化会商沟通,及时协调解决申遗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并做好问题困难的向上沟通汇报和争取支持工作,推动实现各申遗地紧密联动、步调一致。

    二是建立考古研究机制。主动加强与上级文物考古部门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由浦江县牵头搭建的“上山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上山稻作研究基地”等4个高能级研究平台以及“蒋乐平工作室”作用,积极配合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等专家学者对上山文化野生水稻驯化证据的研究,不断挖掘上山文化遗址群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

    三是建立业务培训机制。牵头举办好各类专题培训活动,每季度邀请权威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为申遗联盟成员单位授课辅导。同时,主动走出去,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到申遗成功的地方去开拓眼界、学习取经,从而提升申遗实操能力。目前,我们正在组建“上山文化申遗顾问团”,以便更好地为各地申遗工作提供专业性指导。

    守住文化根脉,就是守住民族之魂。浦江将站在打造中华文化“启明星”的高度,坚决扛起保护、研究和宣传“上山文化”的重任,带头、带领和带动其他申遗联盟成员单位,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坚决的态度,将万年上山打造成为实证中华万年文化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金名片”和“重要窗口”。

    精心守护中华文明圣地  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典范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

    一直以来,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和到中央工作之后,曾先后2次实地调研、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在省文物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2021年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全国五大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朝着“打造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窗口”的目标勇毅前行。下面,就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迭代管理体系,让“世界遗产保护特区模式”持续升级

    在全国率先建立“专职机构+ 法律法规+ 政策制度”的大遗址保护“特区”模式,得到了孙春兰、胡和平和省委主要领导等批示肯定。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创新保护补偿机制。对照《世界遗产公约》要求,完成《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实现全域规划管控。通过提取良渚新城10%土地出让金用于良渚遗址保护的“建新城保古城”创新机制,破解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开创了全国大遗址保护先河。二是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人技物智共防。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制度防”工作体系,开发“良渚遗址5000 + ”全生命周期数智平台,入选全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组建遗址保护专业巡防队伍,建立镇街村社文保员队伍,成立600多人的良渚文化志愿者总队,汇集全社会力量参与遗址保护。三是强化专业协助,破解土遗址保护难题。加强与国家级科研保护平台深度合作,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南分中心,成功实施城墙和水坝剖面保护工程,实现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新突破。

    深挖价值内涵,让“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充分彰显

    强化考古发掘与学术研究,挖掘良渚文化价值内涵,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信。一是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良渚支撑。在省文物局的统筹指导下,主动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北村遗址、塘山北侧水坝等考古成果不断涌现,早期良渚形成、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文明进程等课题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提供了强大支撑。二是为世界古代文明树立良渚标识。加强国际合作,承办世界考古论坛、文化遗产世界大会良渚分会场等国际活动,推动国际考古学泰斗科林•伦福儒先生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古物学》上发表论文,论证良渚古国是东亚地区最早的复杂社会形态,发出了良渚实证的国际表达。三是为增强文化自信贡献良渚力量。成功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良渚遗址入选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出版各类科研文集、普及读物累计600余种,持续举办“杭州良渚日”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唤起中华儿女文明记忆,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丰富活态利用,让“看五千年的中国来良渚”成为共识

    讲好良渚故事,传播良渚声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推动良渚文化“活起来”和“走出去”。一是坚持串珠成链,提升辐射带动力。推动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长三角良渚文化遗址联盟,加强良渚、西湖、运河三大世界遗产联动。积极融入之江艺术长廊建设,以杭州国家版本馆、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良渚博物院二期综合体等为重点,串珠成链打造良渚文化艺术走廊。二是坚持文旅融合,提升文化吸引力。相继建成开放良渚古城、瑶山、老虎岭三大遗址公园,累计吸引500多万人次实现沉浸式体验,成为全国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注入新动能。累计开发文化衍生产品500余款,比如与周大福联名黄金珠宝产品,上柜三月销售额已超3000万元。三是坚持多元一体,提升国际传播力。在进博会、服贸会、文博会等国家重要战略平台开设特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上海进博会上亲自向各国元首介绍良渚古城遗址。持续开展“良渚与世界对话” 等系列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与央视联合制作《良渚》文化纪录片在20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播出,多语种解读良渚文化的短视频《良渚微讲坛》海外总覆盖人数近2亿。

    良渚遗址的保护研究传承利用工作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我们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全力擦亮良渚遗址这张文化“金名片”,奋力谱写“两个先行”的良渚篇章。

    压实工作责任 健全长效机制 持续提升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实效

    省公安厅

    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公安部和省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把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打防治并举、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持续深入推进打防文物犯罪工作。特别是2020年8月开展新一轮专项行动以来,全省共侦破文物犯罪案件1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2名,摧毁犯罪团伙39个,追缴文物3877件,其中一、二级文物29件,取得了良好成效。

    高站位专题部署,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一是凝聚全警共识。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成国多次召开厅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一对打防文物犯罪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强化人、财、物保障,不断深化打防实效。二是明晰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关于推进部署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和全省文物安全工作会议的要求,先后2次召开专项行动部署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行动方案、压实各级责任,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的打防文物犯罪责任体系。三是完善协作配合。与省文物局等建立文物犯罪线索会商移交、涉案文物保管、鉴定文书存档、对外宣传联审、有奖举报等协作配合机制,建强专业队伍,有效形成工作合力。

    高质量专案攻坚,形成严打高压态势

    一是“三个方向”同步出击,提升线索发现能力。坚持“传统+科技”“线上+线下”,围绕文物犯罪高发场所、前科重点人员和网上文物交易等三个方向同步出击,强化侦控经营,全方位获取文物犯罪线索。杭州市公安机关通过对近万条信息的筛查,在发现并侦破未曾报案的钱王陵被盗掘案件后,又通过审查深挖等手段,拓展了涉及省内以及安徽、湖北、贵州等地的30余条线索,先后摧毁6个犯罪团伙,抓获44名犯罪嫌疑人,追缴涉案文物483件,其中一、二级文物16件。丽水市公安机关强化与文物部门的行刑衔接,加强案件串并,成功破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龙泉窑大窑遗址被盗掘案”。二是“三个一律”侦办专案,强化大要案攻坚。对盗掘盗窃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涉及一级文物被盗的案件,一律成立省市县三级联合专案组,由省公安厅分管副厅长直接指挥;对重大文物案件,一律由所在市公安局副局长和县(市、区)公安局局长担任专案组组长,调集精干力量专案侦办、深挖彻打;对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一律由所在市公安局分管副局长牵头,组织精干力量重点攻坚。先后破获了杭州临安“5•29”盗掘古墓葬案、嵊州“12•07”、绍兴“12•09”系列盗掘、倒卖文物案等4起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和8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三是“三个同步”深化协作,全力追缴涉案文物。在侦破案件的同时,高度重视追缴涉案流失文物,建立文物部门同步介入、同步包装、同步护送“随警作战”机制,确保了涉案文物的绝对安全。如绍兴嵊州市公安机关在侦办公安部挂牌督办“12•07”系列盗掘、倒卖文物案中,与文物部门密切协作,共扣押追回涉案文物1332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36件。

    高频率专项协作,构建常治长效格局

    一是在排查整治上紧密协作。严格落实省“两办”《关于开展全省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的意见》,共出动警力3万余人次,检查文博单位2万余家,发现并落实整改问题隐患1443处。坚持重大案件“一案一通报”,及时将案件侦办过程中发现的文物保护薄弱环节通报给文物部门,协助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二是在联防联控上深化共建。立足我省数字化改革优势,协助建设“文物安全精密智控工程”,构建文物安全监管“一图一库一清单”,全力推动形成“党政主导、部门联合、社会联动、数据赋能、联防联控”的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新格局。三是在宣传引导上协同发力。严格落实“三同步” 原则,会同文物部门及时举行重大案件情况通报会,妥善做好舆情导控工作,并通过以案释法,做到侦办一案、打击一批、震慑一片。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此次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发挥公安职能作用,深入推进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以实际行动守护中华民族根脉、奋力护航“两个先行”。

    科技为考古插上翅膀

    省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 王宁远

    我叫王宁远,很荣幸在此分享科技与浙江考古的故事。

    也许有人问,考古不就是拿着小铲子、小刷子,一点点“挖宝”的工作吗?有什么高科技能与考古结合并融入呢?其实在我刚工作的1990年,也是这样想的,确实是拿着手铲和刷子徘徊于陶片和石块之间,科技手段与考古实践融合在当时才刚起步。

    短短三十年,浙江的科技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我非常自豪地说:“在我奋斗和坚守的岁月里,见证了浙江科技考古事业的崛起和成熟!”

    我是一名文科生,但科技和考古结合可以说是我的兴趣。2002年,我第一次当考古队长发掘海盐仙坛庙遗址,那时电脑和数码技术兴起不久,这个小小的遗址就成为我各种尝试的大舞台,便开始尝试编制遗迹遗物的电子数据库,自动生成表格和报告。利用电脑软件将300张照片合成一张大型数码照片并进行测量绘图。那一年仙坛庙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终评会,并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三等奖,但是怕评委觉得这些自发的尝试有点不务正业,汇报时一句都没敢提。

    同年,郑云飞博士留日归来,在省考古所成立了科技考古室,在全国省级考古机构中拔得头筹,也为浙江的科技考古事业打开了新局面。自此以后,浙江的科技考古工作步入正轨、蒸蒸日上,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稻作农业起源与农耕文明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水稻是我国的主产农作物,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资源,至今养活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但长期以来,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水稻起源于印度、日本,在国内也有起源于长江中游、淮河流域以及云南等说法。本世纪以来,郑云飞博士带领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实验室分析,从水稻粒形大小、小穗轴形态、植硅体特征等多角度、全方面地证实了人工驯化的栽培水稻最早起源于一万年前的上山文化,初具规模的稻田最早发现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早期文明最早出现于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我们以科学的方法和结论向全世界证实了浙江不仅是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也是稻作文明和农业国家的最早起源地。

    二、良渚古城考古、“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实证性突破

    科技考古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除了植物考古以外,还包括动物考古、环境考古、遥感考古、水利考古、古人类和古DNA研究等,这一系列复杂技术和科技手段普遍应用于良渚古城考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

    我们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良渚古城数字高程模型,最终确认良渚古城存在“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圈,这是中国古代都城结构和形制的滥觞。

    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察良渚古城的地图影像,先后确认了十几处低坝和高坝,揭示出良渚文化水利系统的整体结构,这是中国年代最早、结构最完整的国家级水利工程,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水利史。

    我们利用古人类和古DNA技术对良渚古城内的出土人骨进行分析,发现良渚古城的居民来自天南地北,证实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曾是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员往来、交流频繁,国家气象呼之欲出。

    总之,得益于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加持,良渚古城成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取得学术成果最大的都邑性遗址,也为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于2019年7月6日成功“申遗”,“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圣地”实至名归!

    三、瞄准国际前沿、抢占学术高地,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

    为加快浙江科技考古事业的发展,适应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要求,我们积极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在国内,与中科院、北京大学等合作,积极探索浙江一百万年以来的人类进化史、一万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史、五千年以来的文明形成史;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等合作,不断开拓水利考古、地质考古、工程考古等全新领域。

    面向国际,我们始终保持全球视野,长期与美、日、英、加、澳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比如,和日本学者的研究就证实6000多年前的田螺山遗址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家鹅;5000多年前的良渚古城已经是一个能控制广袤地区资源与人口的超级都邑,尤其是珍贵的玉矿资源,为研究良渚文明的兴衰提供了重要材料。和英美学者合作开展的水稻起源、稻作驯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以及众多国际顶级学术刊物。

    在广泛的学术交流中,我们逐渐形成了浙江科技考古的特有优势,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组建学科方向最全、人员最多的省级科技考古团队

    认识到考古与科技融合的巨大潜力,我们积极申请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拓展研究方向;严格遴选合作团队,建立行业技术标准、标本库和数据库;开放引进青年人才,建立自主实验室。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研究团队扩大到20人,研究方向涉及地质、环境、资源、动植物、古人类、遥感、陶瓷、金属、漆器、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成为全国省级考古所中方向最全、人数最多的科技考古团队。

    面向未来,浙江的科技考古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我将和同事们一道,继续立足考古、深耕科研、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为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为浙江考古和中华文明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