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学习贯彻落实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 >
  • 会议精神【已归档】
  •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浙江省文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历史时刻,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浙江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的高度自觉,彰显了浙江作为文旅大省、文物之邦的责任担当。在此,我受胡和平部长委托,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文物事业发展的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浙江全体文物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明确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并就“用好红色资源”“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并赴河南安阳考察。总书记视察殷墟时要求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这些重要部署,为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浙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高度重视、亲自指导加强浙江文物工作。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持续推进浙江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积极践行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浙江段)、良渚古城遗址相继申遗成功,作为牵头省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作出重要贡献,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等一批重量级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乡村博物馆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余姚井头山遗址、义乌桥头遗址、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考古获得重大发现,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坚行动全面覆盖,浙江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国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文物工作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推动文物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谈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物工作,考察文博单位,瞻仰革命旧址,发表重要讲话;到中央工作后对文物工作前所未有关心重视,先后作出130多次重要指示批示。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传承文化基因,激发民族自信自豪。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其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一个没有文化遗产的民族和国家,很难说是有真正实力的民族和国家。强调浙江是文物之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名人群星璀璨,文化精品琳琅满目,文化样式异彩纷呈,文化传统绵延不绝,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强调浙江革命遗迹遍布全省,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相辉映,形成了浙江特有的文化精神和人文优势。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论断一脉相承,阐明了文物资源的多重价值和做好文物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增强历史自觉,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是,构建比较完备的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体系,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富有浙江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网络,形成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强调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管理、利用的关系,加快抢救速度,加大保护力度,抢救为主、保护第一,切实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强调西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保护是第一位的任务,也是搞好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要本着应保尽保的原则,对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生态环境、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尽最大努力予以保护。强调要充分考虑乡村特色,切实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遗迹,做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的重要观点一脉相承,阐明了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以及文物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三)注重推陈出新,提升文物活化利用水平。习近平同志指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求新、求变、求精,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赋予时代发展内涵。强调要在坚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合理开发和建设,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意识,把保护与开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拓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强调首先要保护好;还要研究好,把来龙去脉研究清楚;第三要利用好,作为带动旅游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第四要传承好,真正做好保护、研究、利用、传承的文章。强调充分发挥革命纪念地和历史文化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的重要作用。保护、开发、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阐明了推进文物活化利用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四)树立正确政绩观,统筹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保护文化遗产,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现在的各级领导对文化遗产应该具备起码的认识,在有认识的情况下不重视,就是意识问题、政绩观问题。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导,加大立法和保障力度,理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机制,增加投入。强调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强调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是每一个人的事,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制度、公众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单位的作用,共同开展保护工作。这些重要论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重要理念一脉相承,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做好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刻回答了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有效落实到文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二、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和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原则要求

    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立足新征程新形势新任务,确定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贯彻凝练,阐明了文物工作各方面的辩证关系,保护第一是主线、加强管理是关键、挖掘价值是基础、有效利用是路径,让文物活起来是目标。全国文物工作者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政策,把党中央对文物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原则要求。

    (一)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坚持和完善党领导文物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党在文物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要坚持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文物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推进急需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提质增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坚持深化改革。当前,文物事业迈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全面深化文物领域各项改革,不断破除制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和障碍,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围绕文物资源管理、价值阐释、执法督察、民间收藏等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进一步厘清务实可行的改革路径,提高改革举措和政策安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打好攻坚战和组合拳,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提高持续性,使一切有利于文物保护利用的社会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三)坚持系统集成。系统规划文物保护利用范围,与国土空间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世界文化遗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相关文旅产业园区等有效衔接。系统梳理各类权属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有机整合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在深入研究挖掘文物价值基础上,系统保护文物本体、历史环境、文化氛围和城乡肌理,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利用体系。系统推进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统筹加强考古、文物保护、安全防范、研究、展示、传播力量,加快构建文物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四)坚持融合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利用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要因地制宜做好文物领域跨界融合,将文物的内涵价值和空间特质嵌入现代生活,实现活态保护与有机利用相融合,文物保护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相融合。特别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地、革命文物资源、博物馆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和文明旅游典范,推出精品线路,发展研学旅行,让诗和远方交相辉映。

    三、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进文博强省建设

    刚才,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就加强浙江文物保护利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希望浙江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统筹领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把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贯穿到文物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更大力度推进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加强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专业队伍建设、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加强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特别是在创建世界一流文博机构、构建文物保护空间体系、推进文物数字化改革、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窗口等方面先行先试,先闯先干,努力为全国文物事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国家文物局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浙江文物工作,在国家文物保护资金、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建设、博物馆改革发展、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的浙江答卷。

    一是深化考古和文明历史研究,从筑牢文化自信之基的高度建设文博强省。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浙江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课题研究,聚焦中华文明起源、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陆海文明交流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七里亭遗址、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努力在实证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向世界提出文明定义的中国方案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从赓续民族基因血脉的高度打造文博强省。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浙江省加强文物保护顶层设计,切实把保护第一的要求落实到位,全面夯实文物安全责任,保障资金投入,充实基层力量,不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国土空间文物保护专项规划体系试点,健全“先考古、后出让”等政策机制,持续加大打击防范文物犯罪力度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力度,创新文物安全监管方式,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三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从探索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的高度打造文博强省。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浙江省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充分发挥浙江善于吃“改革饭”、精于打“创新牌”的优势,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在破除体制机制束缚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物保护利用能效水平。大力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深入推进文物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快构建文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考古发掘、分析研究、保护修复、防灾减灾、活化利用等各环节科技应用水平,为全国提供示范样板。

    四是推动文物活化利用,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高度打造文博强省。国家文物局积极支持浙江省大力提升文化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建设,提升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管理和开放利用水平,策划推出一批文物主题游线;加强闽浙赣和浙东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发展红色旅游;科学发掘、保护利用乡村文化资源,让“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振兴新动能;擦亮“丝绸之路周”等国际交流品牌,深入参与海上丝绸之路(浙江)申遗前期准备工作,讲好中国故事的浙江篇,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