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董其昌 《仿梅道人山水轴》
署款:
题跋一:余于元季四大家独不习为吴仲圭,以仲圭学巨然故,时有似梅花庵主者,如此图是已。古人云: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良有以也。甲辰秋,董玄宰识。
题跋二:季康既得余此图,出以相视。复为添跳波、樵径。同观者吴充符,汪履康、履泰,皆游画中山也。董玄宰又题。丁未十月朔日。
印文:画禅、董其昌印、太史氏
藏地:浙江省博物馆
裱边题款:
吴湖帆:明董文敏仿梅道人山水真迹,海宁钱氏数青草堂珍藏寓贤文物之一。乙未五月朔日吴倩题。
钱镜塘:董其昌,字玄宰,松江华亭人,万历己丑进士,由编修出为湖广副使,移疾归,起督湖广学政,不狥请嘱。为势家搆衅,罢。光宗立,召拜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晋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请告归。崇祯初,起故官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文敏。海宁陈太常与郊子瓛慕其作书,虚哀请益,董亦引重之,留陈氏数载,得意即伸纸,真行大小藏弆箧笥者甚夥。有所刻《玉烟堂帖》数十种行世。见《海宁州志稿·人物志·寓贤传》。乙未夏六月,后学钱镜塘谨录。
鉴藏印:笔华墨雪、彳亍堂、方受祚印、镜塘珍藏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万历十六年(158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敏。山水集宋元诸家之长,行以己意。画风以平淡天真取胜。此图仿吴镇,主要吸取吴镇的湿墨之法,先用浓淡相间的墨色勾出山石轮廓,后以淡墨长披麻皴之,再以湿墨罩染并略分浓淡,从而使整个画面线条半隐半显,透明光亮,含蓄清润,可谓董氏近取吴镇,远追巨然的一幅力作。
由题跋可知此画作于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董其昌时年55岁。三年后,此画为季康所得,董其昌又加墨补画。
图片选编自《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