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 戴本孝《华山毛女洞图》
署款:秦女玉姜避秦,携琴入华山,遂得道。惟饵松叶,遍体生毛,琅书所谓毛女者是也。至今人尚有获见之者。太华北斗坪有毛女洞,巉峻深窅,尘迹罕至,余尝坐对图之,因囊以归。丁巳暮春,子琪道兄将为其北堂寿,门人请临其意。迢迢谷本孝识于碧落精庐。
印文:鹰阿山樵、戴本孝字务旃
藏地:浙江省博物馆
戴本孝(1621-1691),字务旃,号鹰阿山樵、迢迢谷、黄水湖渔父、太华石屋叟等,安徽和县人。戴本孝的父亲戴重在与清军战斗中重伤,归后绝食而死,此事影响了戴本孝一生,他富于民族气节,入清后隐居鹰阿山,以布衣终老。
戴本孝擅画山水,画风简淡疏远,格调高旷野逸,为“新安画派”典型风格。《华山毛女洞图》以渴笔焦墨勾勒山石轮廓,构景空疏,绘华山主峰西北毛女洞,传闻此地为毛女隐遁之所。据题跋可知此画作于1677年,为友人母亲祝寿而作。
图片选编自《浙江馆藏文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