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落,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昨天,市民张先生走进越城区鉴湖街道南池民居,禁不住连声赞叹。南池民居是一幢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属于私有产权的市级文物保护点,因年久失修,曾一度摇摇欲坠。经越城区文广旅游局、鉴湖街道和房主三方合力出资修缮,修旧如旧的老建筑在今年清明小长假向社会开放,成为鉴湖街道在私有文物保护方面探索出的一条新路子。
南池民居建于民国初期,位于鉴湖街道南池老街。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天井,上下两层,木式结构,雕梁画栋。青石板的墙壁上,刻着“三槐堂王界”字迹,以此判断,这幢老建筑应为王姓人家建造。
房主祝银潮告诉记者,从老一辈的村民口中得知,该房子原主人以前在上海做生意发家,回来建造了这幢楼,但一直没有居住。因历史变迁,后来这里成了原绍兴县南池乡行政办公地。上世纪90年代,南池乡撤并后,房子便闲置起来。1997年,祝银潮买下了这幢楼。
尽管房子破旧不堪,祝银潮并不舍得拆掉,但又不敢居住。2002年文物普查时,文物专家认为这幢建筑既有江南台门特色,又有西方建筑特征,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很具有保护价值。2003年,这幢建筑被列入绍兴市文物保护点。“房子你私有,但它是文物,你有责任保护好。”文物专家反复叮嘱祝银潮。
从那时起,祝银潮更加重视这幢老房子,每年都会进行小修小补。但由于不专业,有时窗户破了,他会换上铝合金窗户,显得不伦不类。2019年,楼顶部分垮塌,瓦片坠落;部分墙体倾斜,摇摇欲坠。“如果再不大修,房子可能倒塌,那我的责任可不小。”祝银潮说,他赶忙向鉴湖街道办事处求助。
鉴湖街道办事处社事办主任胡美丽说,接到求助后,他们联系了多位文物专家,专家们一致认为需要请专业施工单位进行修缮,但维修费不少。由于该民居属于私有文物,维修费用全部由房主支出,维修方案估计很难通过。经过协商,修缮费用由越城区文广旅游局、鉴湖街道和房主三方按比例共同承担,修缮工程已在今年清明节前通过验收。
如今,看到百年民居修旧如旧,房主祝银潮自然喜上心头。他告诉记者,要把老建筑利用起来,陈设、展示当地的一些特色用品,供游客参观、欣赏。记者 王晓宏 实习生 黄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