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6日,一年一度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宣布了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分别为: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除上述入选的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外,还评选出7个入围项目,分别是: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周口市淮阳时庄遗址、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两周聚落遗址、西藏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市土山二号汉墓、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浙江台州市黄岩沙埠北宋中晚期窑址。此外,埃及卡尔纳克孟图神庙遗址项目获选为2020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以贝壳为主要包含物的文化堆积
井头山遗址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土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出土遗物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人工利用后废弃的大量动植物、矿物遗存。第二类,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人工器物。
井头山遗址是目前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考古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由此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源头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是宁波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浙江台州市黄岩沙埠北宋中晚期窑址
沙埠窑址位于黄岩区沙埠镇青瓷村。竹家岭窑址和凤凰山窑址窑炉区域内均揭露出规模庞大的龙窑窑炉。其中竹家岭窑址窑炉遗迹为浙江地区目前已发掘的两宋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结构最为清晰的窑炉遗迹,同时出土了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基本构建起沙埠青瓷北宋中期至南宋早期的年代序列,为探索沙埠窑址产品结构、生产年代、窑业生产技术等方面问题提供了充分资料。
竹家岭窑址龙窑窑炉
沙埠窑址群是越窑和龙泉窑瓷业技术衔接和过渡的重要地带,是探索越窑瓷业技术南传与龙泉窑瓷业技术渊源的重要地区,同时对于探索北宋时期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等瓷业技术交流模式与途径具有重要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