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览
(一)基本陈列
1.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展共分为8个单元,以丝绸之路沿途出土的汉唐织物等精品文物,讲述中国丝绸走过的五千年光辉历程及其丝绸从遥远东方传播至西方的万里丝路。
2.天蚕灵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展览围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蚕桑、习俗、制丝、印染、刺绣技艺的方方面面,共展出藏品270余件,紧紧围绕着蚕桑丝织这一主题,分“天虫作茧”“蚕乡遗风”“制丝剥绵”“染缬绘绣”和“天工机织”五大部分娓娓展开,并选取与主题紧密结合的展品,让参观者能更多地了解到展品及展品背后蕴藏的故事。
3.更衣记——中国时装艺术展(1920s—2010s)
以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这近百年服装演变为脉络,展现了文明新装的流行、旗袍的逐渐形成和成熟、西装与西式裙装的引入与中西搭配的穿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尚演变。
(二)临时展览
“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
内容:“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是国内第一个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下,展现丰富的织布机和织造技术传统的展览。本展览体现的是在一个广阔的地理区域内的技术革新,并在当地的习俗和传统的背景下审视织造的实践。展览时间:5月30日—9月15日。
配套活动:
1.经纶讲堂:“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期间中国丝绸博物馆还将国丝将推出宋锦、云锦、蜀锦、杭罗、织机等主题的非遗系列讲座。
2.学术报告会:举办《织机的世界:起源、传播与未来》《丝绸之路上织机与纺织技术的发展》《多样性的摇篮:中国西南地区的织机与纺织技术》《日本经纬缠绕编织织机》《探索老挝织机的创造性和革新性》《印度尼西亚的织机与织物》《贾拉和其他印度织机》《中亚艾德莱斯绸织机》《伊朗兹鲁织物与织机》《古代欧洲重锤式织机》《安第斯织机及其纺织面料》《创造与革新:非洲的织机与纺织技术》《纺织图形织物:贾卡织机的过去与未来》等报告会。
二、科普非遗活动
(1)科普养蚕。5月—6月,分别在杭州和上海,举办“大家来养蚕宝宝”活动,让小朋友们亲自喂养桑蚕,观察桑蚕成长历程,既可以增长昆虫知识,又能培养一份对自然的爱心。
(2)蚕乡月令活动。“蚕乡月令”将在“二十四节气”和蚕桑生产、传统女红之间找到连接,让公众获得更多的传统蚕桑文化体验。
(3)蚕俗非遗文化体验之旅。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
(4)蚕桑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中国丝绸博物馆桑庐。
三、社教活动展示推广
1.“博物致知”首届长三角博物馆教育博览会。中国丝绸博物馆将在博览会中展示丝路之夜、女红传习、蚕乡月令、丝路之旅等社会教育品牌项目和特色活动。地点:上海世博会博物馆2.3号临展厅。
2.女红传习馆活动
女红传习馆将通过开展染、织、缝纫等与纺织服饰相关的专业课程与传习活动,满足大众热爱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技艺的需求。主要项目:“丝绸扎染体验”“染色系列课堂——植物染丝巾”“织机系列课堂——植物织”“迷你时装设计工坊——宋代纸衣”“织机系列课堂——粽子包”“缝纫系列课堂——香包制作”“特色研习班——絣:平纹上的舞步”
3.织机工坊
织机工坊活动配合“神机妙算:世界织机与织造艺术”展举办每个工坊均由两部分组成:先由专家针对工坊主题进行半小时的讲解,再由专家或织工进行半小时的织机操作演示。
主要织机操作演示项目有:古代欧洲重锤式织机、台湾原住民织机之技术、秘鲁库斯科腰机、加纳架织带机、马达加斯加织机、踏板织机、韩国背带踏板织机、中亚阿特拉斯马尔吉兰扎经织机、老挝超长立式综片织机、中国广西壮锦织机、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米南加保地区附加金纬的提花织物、提花织机、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巴邻旁的附加纬线提花机、成都老官山汉代提花机、伊朗兹鲁织机、印度塔瓦拉纳西贾拉织机、法国贾卡织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