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局关于报送2015年工作总结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19 13:40:37
来源:浙江文物网

浙文物发 〔2016 〕27 号

省人民政府 :
  现将《浙江省文物局2015年工作总结》呈上,请审示。

浙江省文物局
2016年2月5 日

浙江省文物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今年以来,全省文物系统以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主动对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加快适应文物工作新常态,以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抓好“十二五”规划既定任务和年度重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打造浙江文物事业“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工作有:
  一、注重学习改作风,着眼长远抓谋划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重要论述精神。在有关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纪实并发表系列评论员文章后,迅速向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作了专题汇报,多次进行了专题学习研讨,在全省文物系统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形成了深刻全面的学习体会、贯彻落实情况报告。同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找差距、改作风、提精神、谋发展,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转化为促进改革、引领发展的新动力。
  2.着力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及效能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全面落实机关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努力提升机关工作效能,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崇俭尚廉、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3.大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总结回顾“十二五”时期我省文物事业的发展成就、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十三五”时期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方向、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了“十二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情况评估报告、“十三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调研报告、“十三五”规划文本(初稿),并上报了“十三五”时期我省文物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效率加快进度
  1.“一普”进度走在前列。全面推进文物信息采集登录审核工作,截至12月底,全省申报藏品总数887399件/套,已登录藏品总数865324件/套(含浙江图书馆古籍普查转换导入93370件/套),藏品报送进度97.51%,位居全国前列。开展了普查专项督查工作,由省普查办领导分别带队实地督查“一普”工作,切实推进普查进度,保障普查质量。举办了“一普”进度管理与数据审核培训班、浙江古代青瓷鉴定培训班、浙江古代书画鉴定培训班。建立了普查进度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普查简报、浙江文物网等载体,及时通报各地普查进度。积极做好省普查网络信息平台和全国可移动文物公众网浙江地方频道的维护更新。
  2.文物平安工程深入实施。积极推进有关县(市、区)的文物平安工程规划及总体方案编制工作,部分已具备方案报批条件。加快实施文物平安工程项目,平阳、永康、黄岩、瑞安、东阳等地部分工程已启动施工,一批项目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审批,部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平安工程设计方案已报国家文物局。认真做好文物平安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调研,先后对嘉兴、嵊州、兰溪等十余个市县开展调研,就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共管模式等与当地达成了一致意见,为提高方案可操作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3.《博物馆条例》得以贯彻落实。认真抓好《博物馆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组织参加了国家文物局召开的学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了学习贯彻座谈会,就我省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精神,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进行了研讨;向全省各级文物部门印发了《博物馆条例》文本,并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等节点,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普法宣传;根据《博物馆条例》具体条款,完成了有关行政权力事项的梳理和调整。
  4.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卓有成效。根据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加快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实施了建德新叶等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上报了11个第二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完成了9个传统村落的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审查和6个村落的工程技术方案审查,做好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储备。松阳县被列为国家文物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松阳酉田村“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加快实施并受国家文物局充分肯定。在第二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文化遗产活化再利用研讨会上,浙江传统村落保护实践作为大陆唯一案例进行重点推介,获得了高度评价。浙江省传统村落核心要素保护和再利用研究课题顺利推进,浙江省传统民居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图则在全省试行。
  5.进一步深化文物系统自身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再次下放行政许可事项10项。做好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事项的落实衔接工作和国务院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承接工作,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制定了局机关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审批综合改革,培育专业咨询评估机构负责技术方案评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全国5家国保单位保护项目咨询评估机构之一。强化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积极推进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在宁波华茂美术馆开展法人治理结构试点。
    三、夯实基础重保护,强化管理求实效
  1.抓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进一步巩固大运河申遗成果,协调大运河沿线各地做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和遗产监测等工作,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对参与大运河申遗工作的23家先进集体和48个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协调处理好大运河沿线有关建设项目。大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指导促进遗产所在地做好良渚古城遗址环境整治、突出普遍价值提炼、遗产价值展示工程、迎接国家文物局现场考察等工作,组织召开良渚古城遗址保护申遗专家评审会,为良渚古城申遗奠定基础。积极推进江南水乡古镇、海上丝绸之路及中国明清城墙等联合申遗项目,建立了江浙两省推动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模式,完成了“海丝”申遗点遴选标准制定及申遗点上报工作,协调推进临海台州府城墙参与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前期工作,组织召开了浙江青瓷窑址申遗专家咨询会,协调有关市县实质性启动了浙江青瓷窑址联合申遗前期准备工作。
  2.强化大遗址保护和考古管理。进一步加强大遗址保护管理,杭州郊坛下和老虎洞窑址等13处国保单位保护规划项目获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嘉兴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安吉古城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实施了绍兴越国贵族墓等一批大遗址的考古调查。考古管理获得重要成果,组织编制五年考古工作规划3项,依法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6项,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被列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积极推进水下考古工作,建立了全省水下考古工作业务指导机构——水下文化遗产中心,成立了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舟山工作站,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停靠舟山,完成了白节山海域水下文物重点调查二期项目。
3.做好文保单位保护管理等基础工作。督促指导全省大部分市、县(市、区)完成了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两划”工作,委托专业机构启动了文保单位“两划”工作规程的研究制定工作。基本完成级以上文保单位“四有”档案编制和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四有”档案备案工作。强化文保工程管理,实地检查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维修工程工地20余处并提出了整改要求。进一步规范技术方案审批,累计审查、上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修缮、展示工程立项申请28项,审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保护维修方案和施工图49项,审查省级以上文保单位修缮方案及施工设计81项,审批省级文保单位保护工程立项38项,竣工验收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维修工程47处。进一步强化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建控地带内建设项目方案审查和论证,审查、上报涉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控地带建设项目9项,审批涉及省级文保单位建控地带建设项目4项。进一步加强文保工程资质管理,新增三级施工资质单位10家。会同省地理信息与测绘局启动了浙江省文物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管理平台建设。启动了第七批省保单位申报推荐工作。举办了全省第六期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班和“四有”培训班。
  4.协同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平阳县被列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有4个历史文化街区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全国共30个),完成第五批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申报的现场考察工作,形成初步推荐意见。继续协助、指导温州、海宁、龙泉、余姚等城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配合完成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对温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地考察评估。参与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以及景宁鹤溪镇、永嘉枫林镇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评审。
  5.积极推进文博单位安消防工作。全面推进数字监控技术在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使视频安防监控水平和效能得到了几何级提升,全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连续10年实现安全年。竣工验收了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等18项安防工程,审批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14项安防工程设计方案。组织相关市县认真推进全国文物消防安全百项工程和文物消防安全专项规划编制试点工作,缙云县河阳村乡土建筑消防工程已基本实施到位,平阳顺溪古建筑群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建德新叶村、嵊州崇仁村、武义俞源村、兰溪芝堰村和临海桃渚城的消防方案设计已进入尾声。积极部署开展夏季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行动。组织召开了全省文物安全工作研讨会。 
  四、注重建设提升服务,实施评估优化管理
  1.着力推进博物馆建设与管理。加快推进浙江自然博物园核心馆区、中国丝绸博物馆改扩建等项目,指导有关县(市、区)做好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工作,金华市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建成开馆,台州市博物馆建设顺利推进,温州市龙湾区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工,武义县博物馆新馆奠基开工,乐清市、瓯海区、温岭市、临海市、黄岩区等一批博物馆完成了土建施工。进一步提升全省博物馆管理运行水平,启动了未定级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项目试点研究工作,深入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工作,首次开展了全省非国有博物馆运行评估工作,有效促进了非国有博物馆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第三期全省博物馆馆长培训班、第二期全省民办博物馆馆长培训班。
  2.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组织召开了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对“湖州•博物馆在行动”等做法进行了宣传推介。进一步充实完善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交流平台,开展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线下交流,促进了馆藏资源共享。组织浙江自然博物馆等24家文博单位参加第10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省博物馆获评“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在第十二届(2014年度)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评选中,嘉兴博物馆“禾兴之源——史前时期的嘉兴”、宁波港口博物馆的“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荣获优胜奖。组织开展第九届(2014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推介评选工作,评选出陈列展览精品奖10个、优秀奖5个。开展2015年度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试点工作,初步建立了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项目库,组织开展了2015年全省博物馆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初选。
  3.认真履行社会文物管理职能。审核文物拍卖经营活动45场,审核文物拍卖标的36477件(套),撤拍137件(套)。办理文物出境许可2批次(8件),文物临时进境登记8批次(219件),旧家具及复仿制品出境审核48批次(14226件)。做好涉案文物鉴定工作,全年办理涉案文物鉴定63起,鉴定各类器物1631件,现场勘查认定古墓葬、古文化遗址15座(处)。做好文物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审批工作,新增文物拍卖企业1家,配合国家文物局开展文物拍卖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调研活动。指导西泠印社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工作。
  五、强化执法监察保安全,借力现代科技强保障
  1.进一步强化文物行政执法监察工作。全省各级文物执法监察机构共出动20056人次,检查文博单位10443家(处),发现安全隐患303处,调查处理违法行为36起,立案调查文物违法案件20起。开展了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行动,进一步强化了与省海监总队的协作,有效维护我省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的安全。加快推进“天地一体”预警系统研发工作,省级平台系统已现雏形,杭州、宁波、温州、宁波市海曙区等部分试点单位也已启动相关工作。
  2.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科技水平。我省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区域创新联盟成员单位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项目”,以及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课题“古代建筑营造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古代建筑基本材料(砖、瓦、灰)科学化研究”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结项验收。召开了浙江省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创新联盟技术研讨交流会,增加新成员单位3家。积极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的申报工作,组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文物保护科技项目的凝练,完成2015年度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的评审,共有20个项目立项。联合举办“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国际学术报告会,成立了12国24家专业机构和团体参加的“国际丝路之绸研究联盟”。推进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科研基地及新疆、西藏工作站工作,与甘肃省博物馆签署了建立甘肃工作站的协议。
  六、围绕节点做好宣传, 扩大影响凝聚共识
  1.努力提升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认真做好 “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围绕“保护成果 全面共享”的主题,在衢州隆重举行了2015年文化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活动,与《钱江晚报》合作开展了专题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我省文物工作影响力。积极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湖州市举行了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暨湖州博物馆联盟馆藏集萃展开幕仪式,组织召开了“浙江省公共文化体系视野下的博物馆”学术研讨会,就如何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首次开展浙江省年度考古重要发现评选活动,评定了杭州余杭玉架山良渚文化环壕聚落遗址等10项2015年重要考古新发现,举办了浙江省重要考古发现公众分享会。
  2.积极开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根据中央关于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和文物系统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积极部署开展有关纪念活动。加快推进全省抗战文物的认定公布、保护规划编制、抗战文物保护展示工程等工作,委托省古建院编制了全省抗战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积极推进浙江省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长兴新四军革命纪念馆等抗战主题馆的建设、改造提升工程。指导推进全省各级文博单位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浙江省博物馆的“钱江怒潮——抗日战争在浙江展”等一批展览的举办获得良好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