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公共服务
  • >
  • 专题工作
  • >
  • 浙江国有博物馆免费开放特辑
  • >
  • 相关媒体报道【已归档】
  • 意大利《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展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07-09-05 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张静波

    参观庞贝展火爆的观众场面

    排队等候参观庞贝展的观众

      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旅游和文化遗产局、意大利庞贝考古管理局、意大利那不勒斯和卡塞塔考古管理局主办,浙江省博物馆承办的意大利大型文物考古展:《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于2007年6月6日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隆重展出,历时87天,8月31日圆满落幕。此次展览作为“2006中意文化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是浙江省与庞贝所在的坎帕尼亚大区两省区友好交流关系的具体体现,标志着“2006中意文化年”文化交流活动达到高潮,同时也为我省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展览期间,省委书记赵洪祝,省政协主席周国富,省委副书记夏宝龙等领导参观了本次展览。

      展览内容包括壁画、雕塑、绘画、珍宝、货币及金银首饰等在内,涉及文化、历史、科学、自然等483件文物,不但再现了庞贝古城的风貌和空前强大的古罗马帝国的财富及人民的创造力,而且凝聚了意大利考古工作者两个多世纪庞贝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全面而生动反映了当年庞贝古城人们的居住、宗教、经济、饮食文化、医学技术、海洋生活、生死观念等。不仅为中国观众呈现了一场豪华的异域文化盛宴,更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情谊、自然等命题的深刻思考。

      本次展览是迄今为止我省引进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国外大型文物考古类展览,省政府为此投入了250万元经费,是我省单个文物考古展投入资金最多的一次。整个展览期间观众参观208502人次 ,仅开展第一周就迎来观众25000人次。作为一次规模空前的展览,《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青年时报》、《中国文物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等报纸撰写本次展览相关内容40余篇;浙江省电视台卫视频道、都市频道、经济频道、公共频道、1818黄金眼,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明珠频道、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电视媒体,浙江文艺广播电台、交道之声、杭州广播电台等广播媒体共报道本次展览30余次。浙江文物网、浙江文化信息网、浙江在线、杭州在线、都快网等网站报道了本次展览,上海、江苏等省外媒体同样关注本次展览。一场来自遥远国度的展览点燃了杭城的整个夏天。

      浙江省博物馆在展览中把服务工作做在先,从保护文物的原则出发,本着一切为观众服务的宗旨,在展览期间为参观观众提供了尽全面的服务:宣传资料免费发放、350套电子讲解器出租等配套服务为观众提供了详细和直观的介绍,其中租用讲解器的观众占参观人数的10%,与展览相关的书籍800册,纪念品3000件,仿制饰品500件等等。为本次展览招募服务的志愿者共44人,总工作时间450小时,总工作服务场次149次,总服务观众人数13410人。另外,对团体观众参观专门设置预约服务电话,企业、社区、学校、老干部组织等各个团体都有组织的参观,展览受益面甚广。

      除了投入和宣传、服务之外,浙江省博物馆配合本次展览推出了“庞贝城的最后一天”、“庞贝考古遗址的保护修复与发展”、“庞贝的魅力和影响”三场专家讲座。讲座免费向公众开放,吸引了很多听众,很多热情的市民为了听讲座不惜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没有坐位甚至站着听完90分钟一场的讲座。其次,省博为浙江省教育局下属的100多所中小学送出19万份关于庞贝的宣传教育资料和各种纪念品,在广大青少年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第三,省博与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精神文明办、共青团杭州市委共同推出了“庞贝记忆——2007青少年暑期走进庞贝有奖系列活动: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临摹绘画、寻宝比赛”观众互动活动,500多青少年观众参与的同时,也带动了家长们的互动热情,使更多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融入展览,融入1900多年前的庞贝人的生活,融入了火山喷发时的情绪当中。第四,由浙江省博物馆、《都市快报》、都快网联合推出的“我的庞贝,我生命的最后3小时”浓情小说博客大赛,在广大市民中掀起了一股庞贝热,展览还没正式开始,就已经有很多网友率先在专用博客上发表了自己的博文。人们从展览中获得的感知出发,展开联想,从文学的角度复原了一个人们心中的庞贝城。这些互动活动,使人们在观看展览的同时,深刻反思展览背后的有关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概念,从中得到启发,更加珍惜我们自己生存的家园。这样的效果已经不仅仅实现了一个展览的初始意义,更延伸到了人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当中所无暇顾及的心灵深处。应该说,古老庞贝人的生命力、创造力、以及毁灭之后的永恒才是人们心中永远的陈列。

      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和圆满结束,不仅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受益,而且对浙江省博物馆也是一次考验和经验的积累。

      一是运输、布展、展览等每道程序都要严格策划和周密实施。在两位意大利籍专家的指导下,四个集装箱的展品运输到馆内经过了一个通宵,此后是20天的布展工作。由于展品体量大,本次展览进行了超常规的设计与布置,在承办展览过程中,中意双方协同工作,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布展任务,由此为引进外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二是认真做好观众超额的接待工作。此次展览创浙江省西湖美术馆历次展览接待观众人数之最,平均日接待观众3000人次。为此,浙江省博物馆特别实行了“免费参观,领票入场”的制度,使更多人享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在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分流进入,控制入场人数500人以下。如果参观的人数过多,博物馆将关闭安全门以限制人数。

      三是确保展出文物的安全。展品包含了壁画、雕塑、珍宝、货币和金银首饰等,不同材质的文物对展览环境都有不同要求。例如壁画的面积过大,在运送途中和展览中必须保持恒温恒湿的环境,为此,运送车是专门请来的,最大一辆有4米高、13米长,只能在晚上进入景区,展览期间特别配置六台除湿机以保证展览环境的湿度要求。同时特别提醒观众不要带包和锐器,为此专门设置了存包处并从安检门入场。

      四是做好展览配套服务工作。由于参观人数众多,更要求我们与展览相配套的服务工作不仅要细致而且要周到。除了及时补充展览资料和讲解器外,我们特别考虑为特殊需求的观众配备轮椅、升降梯。

      回顾承办庞贝大展的点点滴滴,除了展览期间的工作外,展览前的很多细节都为展览的成功举办做了铺垫,例如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特别投入专门经费在公交车上做了近一个月的移动广告宣传本次展览。但是对于省际间的沟通及新闻的大层面的发布仍有欠缺。展览中,观众的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与展览有关的各项活动中,使展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市民参观的素质仍有待提高。而无论是成功还是遗憾都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宝贵经验。

      本次展览作为一次政府买单,百姓受益文化盛宴,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通过庞贝大展的成功举办,浙江省博物馆在承办展览的各项活动中经历了许多新情况,从中吸取了很多经验,为今后类似大规模的引进外国展览奠定了基础。对广大市民来说,能够免费参观一场来自外国的展览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从中获得的文化积累和生命的思考对其个人来说也是影响深远。本次展览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每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掀起人们对新的命题的思考,社会反响强烈。可以说,庞贝大展的成功举办是一个政府、公众和博物馆三赢的结果。